有目無睹
yǒu mù wú dǔ
Not to be seen
“有目無睹”的成語拼音為:yǒu mù wú dǔ,注音:ㄧㄡˇ ㄇㄨˋ ㄨˊ ㄉㄨˇ,詞性:作謂語、定語;多用於罵人,年代:古代成語,出處:宋·蘇軾《淮陰侯廟記》:“淮陰少年,有目無睹,不知將軍,用之如虎。”,基本解釋:猶言有眼無珠。用來責罵人瞎了眼,看不見某人或某事物的偉大或重要。,例句: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47回:“狀元狀春才也有,但他學富五車人,卻見寶玉狀元堆裡,錘配官帽兩三道,卻有心無目,他就有目無睹。”
拼音 |
yǒu mù wú dǔ |
注音 |
ㄧㄡˇ ㄇㄨˋ ㄨˊ ㄉㄨˇ |
詞性 |
作謂語、定語;多用於罵人 |
英文 |
Not to be seen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猶言有眼無珠。用來責罵人瞎了眼,看不見某人或某事物的偉大或重要。 |
出處 |
宋·蘇軾《淮陰侯廟記》:“淮陰少年,有目無睹,不知將軍,用之如虎。” |
例句 |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47回:“狀元狀春才也有,但他學富五車人,卻見寶玉狀元堆裡,錘配官帽兩三道,卻有心無目,他就有目無睹。”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