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用逸待勞

yòng yì dài láo
wait at one 's ease for the fatigued
“用逸待勞”的成語拼音為:yòng yì dài láo,注音:ㄩㄥˋ ㄧˋ ㄉㄞˋ ㄌㄠˊ,詞性:作謂語、賓語、狀語;用於處事等,年代:古代成語,出處:《晉書·庚翼傳》:“御以長轡,用逸待勞,比及數年,興復可驥。”,基本解釋:以逸待勞。謂作戰時採取守勢,養精蓄銳,待敵軍奔走疲憊之後,乘機出擊以取勝。,例句:清代·袁枚《隨園詩話·勸學》:“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若夫筆硯之存,書籍之備,非獨工於文者所宜,庶幾各業亦皆有此。夫已習技藝者,稍有寬餘,究心擇意、畢其術,未嘗不望用足資,以視所擬。即經商者,亦務置鋪寨,具買賣之貨;行吏者,亦待事開泰,取財寶之圖。況讀書之人,而反但以課教為事哉!孫幹少兒,欲以為志,然恆作逸遊遊目之人,時號逍遙。以待破萬卷之書,所謂‘用逸待勞’也。”
拼音 yòng yì dài láo
注音 ㄩㄥˋ ㄧˋ ㄉㄞˋ ㄌㄠˊ
詞性 作謂語、賓語、狀語;用於處事等
英文 wait at one 's ease for the fatigued
年代 古代成語
解釋 以逸待勞。謂作戰時採取守勢,養精蓄銳,待敵軍奔走疲憊之後,乘機出擊以取勝。
出處 《晉書·庚翼傳》:“御以長轡,用逸待勞,比及數年,興復可驥。”
例句 清代·袁枚《隨園詩話·勸學》:“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若夫筆硯之存,書籍之備,非獨工於文者所宜,庶幾各業亦皆有此。夫已習技藝者,稍有寬餘,究心擇意、畢其術,未嘗不望用足資,以視所擬。即經商者,亦務置鋪寨,具買賣之貨;行吏者,亦待事開泰,取財寶之圖。況讀書之人,而反但以課教為事哉!孫幹少兒,欲以為志,然恆作逸遊遊目之人,時號逍遙。以待破萬卷之書,所謂‘用逸待勞’也。”
補充糾錯
上一個成語: 用一當十
下一個成語: 用之不竭
以""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順接) 補充糾錯
  • 勞而無功花費了力氣,卻沒有收到成效。
  • 勞民傷財既使人民勞苦,又耗費錢財。現也指濫用人力物力。
  • 勞身焦思勞:費;焦:焦急。形容人為某事憂心苦思。
  • 勞師動眾勞:疲勞,辛苦;師、眾:軍隊;動:出動,動員。原指出動大批軍隊。現指動用很多人力。
  • 勞師糜餉指徒勞兵力,空費軍餉。
  • 勞師襲遠發動軍隊襲擊遠方的敵人,多指冒險的軍事活動。
  • 勞思逸淫逸:安逸。指參加實際勞動,才能想到愛惜物力,知道節儉;貪圖安逸就容易放蕩墮落。
  • 勞心焦思勞:費;焦:焦急。形容人為某事憂心苦思。
  • 勞心苦思費盡心機,苦思焦慮。
  • 勞形苦心身體疲勞,精神睏乏。
  • 勞燕分飛勞:伯勞。伯勞、燕子各飛東西。比喻夫妻、情侶別離。
  • 勞逸結合逸:安樂、休息。工作與休息相結合。
以""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逆接) 補充糾錯
  • 用兵如神調兵遣將如同神人。形容善於指揮作戰。
  • 用非其人任用了不適當的人才。指用人不當。
  • 用非所學所用的不是所學的。指學用不一致。
  • 用管窺天從管子裡看天。比喻眼光狹窄,見識短淺。
  • 用盡心機心機:心思。用盡了心思。
  • 用其所長使用人的專長。
  • 用舍行藏任用就出來做事,不得任用就退隱。這是早時世大夫的處世態度。
  • 用天因地利用天時,順應地利。
  • 用武之地形容地形險要,利於作戰的地方。比喻可以施展自己才能的地方或機會。
  • 用夏變夷夏,諸夏,古代中原地區周王朝所分封的各諸侯國;夷,指中原地區以外的各族。以諸夏文化影響中原地區以外的僻遠部族。
  • 用心竭力用盡心計和力量。
  • 用心良苦用心:認真思考;良:很。很費心思地反覆思考。
  • 用心用意猶言專心致志。形容一心一意,聚精會神。
  • 用行舍藏任用就出來做事,不得任用就退隱。這是早時世大夫的處世態度。
  • 用一當十比喻以寡敵眾。
  • 用逸待勞以逸待勞。謂作戰時採取守勢,養精蓄銳,待敵軍奔走疲憊之後,乘機出擊以取勝。
  • 用之不竭竭:盡。無限取用而不會使用完。
  • 用智鋪謀運用智力,設謀略。亦作“用計鋪謀”。
相關漢字解釋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