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往實歸
xū wǎng shí guī
Empty past and true return
“虛往實歸”的成語拼音為:xū wǎng shí guī,注音:ㄒㄩ ㄨㄤˇ ㄕˊ ㄍㄨㄟ,詞性: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年代:古代成語,出處:《莊子·德充符》:“魯有兀者王駘,從之遊者,與仲尼相若。常季問於仲尼曰:‘王駘,兀者也,從之遊者,與夫子中分魯。立不教,坐不議。虛而往,實而歸。固有不言之教,無形而心成者邪?’”,基本解釋:無所知而往,有所得而歸。,例句:戰國時期,楚國將領項羽在攻打秦國時,曾經以兵力虛張聲勢,引誘敵軍追擊。然後在途中突然轉身迅速回師,利用敵軍追擊的勢頭,迅速奪取了敵軍的後方要地。這就是典型的虛往實歸的戰術運用。
拼音 |
xū wǎng shí guī |
注音 |
ㄒㄩ ㄨㄤˇ ㄕˊ ㄍㄨㄟ |
詞性 |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
英文 |
Empty past and true return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無所知而往,有所得而歸。 |
出處 |
《莊子·德充符》:“魯有兀者王駘,從之遊者,與仲尼相若。常季問於仲尼曰:‘王駘,兀者也,從之遊者,與夫子中分魯。立不教,坐不議。虛而往,實而歸。固有不言之教,無形而心成者邪?’” |
例句 |
戰國時期,楚國將領項羽在攻打秦國時,曾經以兵力虛張聲勢,引誘敵軍追擊。然後在途中突然轉身迅速回師,利用敵軍追擊的勢頭,迅速奪取了敵軍的後方要地。這就是典型的虛往實歸的戰術運用。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