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出班行
xiù chū bān háng
be distinguished from one's kind
“秀出班行”的成語拼音為:xiù chū bān háng,注音:ㄒㄧㄡˋ ㄔㄨ ㄅㄢ ㄏㄤˊ,詞性:主謂式;作謂語、定語;指在同輩中最為傑出,年代:古代成語,出處:唐·韓愈《太原王公神道碑銘》:“秀出班行,乃動帝目。”,基本解釋:秀出:高出,引伸為才能出眾,優秀;班行:班次行列,指在朝為官的位次,後也指同列、同輩。才能優秀,超出同輩。,例句:唐代·劉禹錫《陋室銘》:“豈餘身與子異門對足而立,雖無八尺之牆,比之自內者,可以有室,可以有所學,庶幾近人情也。雖無世外之僻,可以無所容,可以無所非,庶幾不至於類人。”
拼音 |
xiù chū bān háng |
注音 |
ㄒㄧㄡˋ ㄔㄨ ㄅㄢ ㄏㄤˊ |
詞性 |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指在同輩中最為傑出 |
英文 |
be distinguished from one's kind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秀出:高出,引伸為才能出眾,優秀;班行:班次行列,指在朝為官的位次,後也指同列、同輩。才能優秀,超出同輩。 |
出處 |
唐·韓愈《太原王公神道碑銘》:“秀出班行,乃動帝目。” |
例句 |
唐代·劉禹錫《陋室銘》:“豈餘身與子異門對足而立,雖無八尺之牆,比之自內者,可以有室,可以有所學,庶幾近人情也。雖無世外之僻,可以無所容,可以無所非,庶幾不至於類人。”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