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濡以沫
xiāng rú yǐ mò
mutual help and relief in time of poverty
“相濡以沫”的成語拼音為:xiāng rú yǐ mò,注音:ㄒㄧㄤ ㄖㄨˊ ㄧˇ ㄇㄛˋ,詞性:偏正式;作謂語、定語、賓語、狀語;含褒義,年代:古代成語,出處:《莊子·大宗師》:“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溼,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基本解釋:濡:沾溼;沫:唾沫。泉水乾了,魚吐沫互相潤溼。比喻一同在困難的處境裡,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幫助。,例句:《左傳·隱公二十年》:“蔡人相與距理,立亡。”
拼音 |
xiāng rú yǐ mò |
注音 |
ㄒㄧㄤ ㄖㄨˊ ㄧˇ ㄇㄛˋ |
詞性 |
偏正式;作謂語、定語、賓語、狀語;含褒義 |
英文 |
mutual help and relief in time of poverty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濡:沾溼;沫:唾沫。泉水乾了,魚吐沫互相潤溼。比喻一同在困難的處境裡,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幫助。 |
出處 |
《莊子·大宗師》:“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溼,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
例句 |
《左傳·隱公二十年》:“蔡人相與距理,立亡。”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