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吳頭楚尾

wú tóu chǔ wěi
on the borders between the two kingdoms wu and chu
“吳頭楚尾”的成語拼音為:wú tóu chǔ wěi,注音:ㄨˊ ㄊㄡˊ ㄔㄨˇ ㄨㄟˇ,詞性:作賓語;指江西一帶,年代:古代成語,出處:宋·王象之《輿地紀勝》:“《職方乘序》:‘吳頭楚尾。’”,基本解釋:今江西北部,春秋時是吳、楚兩國交界的地方,它處於吳地長江的上游,楚地長江的下游,好象首尾互相銜接。,例句:~路如何?★清·王士慎《江上》詩
拼音 wú tóu chǔ wěi
注音 ㄨˊ ㄊㄡˊ ㄔㄨˇ ㄨㄟˇ
詞性 作賓語;指江西一帶
英文 on the borders between the two kingdoms wu and chu
年代 古代成語
解釋 今江西北部,春秋時是吳、楚兩國交界的地方,它處於吳地長江的上游,楚地長江的下游,好象首尾互相銜接。
出處 宋·王象之《輿地紀勝》:“《職方乘序》:‘吳頭楚尾。’”
例句 ~路如何? ★清·王士慎《江上》詩
補充糾錯
上一個成語: 吳市之簫
下一個成語: 吳下阿蒙
以""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順接) 補充糾錯
  • 尾大不掉掉:搖動。尾巴太大,掉轉不靈。舊時比喻部下的勢力很大,無法指揮排程。現比喻機構龐大,指揮不靈。
  • 尾大難掉猶言尾大不掉。舊時比喻部下的勢力很大,無法指揮排程。現比喻機構龐大,指揮不靈。
  • 尾生抱柱相傳尾生與女子約定在橋樑相會,久候女子不到,水漲,乃抱橋柱而死。典出《莊子·盜蹠》。後用以比喻堅守信約。
  • 尾生之信尾生:古代傳說中堅守信約的人,他為守約而甘心淹死。比喻只知道守約,而不懂得權衡利害關係。
以""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逆接) 補充糾錯
  • 吳帶當風唐畫家吳道子善畫佛像,筆勢圓轉,所畫衣帶如被風吹拂。後人以之稱美其高超畫技與飄逸的風格。
  • 吳牛喘月吳牛:指產於江淮間的水牛。吳地水牛見月疑是日,因懼怕酷熱而不斷喘氣。比喻因疑心而害怕。
  • 吳市吹簫吳:古國名。原指春秋時楚國的伍子胥逃至吳國,在市上吹簫乞食。比喻在街頭行乞。
  • 吳市之簫比喻在街頭行乞。同“吳市吹簫”。
  • 吳頭楚尾今江西北部,春秋時是吳、楚兩國交界的地方,它處於吳地長江的上游,楚地長江的下游,好象首尾互相銜接。
  • 吳下阿蒙吳下:現江蘇長江以南;阿蒙:指呂蒙。居處吳下一隅的呂蒙。比喻人學識尚淺。
  • 吳越同舟吳越:指吳國人和越國人。比喻團結互助,同心協力,戰勝困難。
相關漢字解釋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