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合之卒
wǎ hé zhī zú
a disorderly band
“瓦合之卒”的成語拼音為:wǎ hé zhī zú,注音:ㄨㄚˇ ㄏㄜˊ ㄓ ㄗㄨˊ,詞性:作賓語;指烏合之眾,年代:古代成語,出處:《漢書·酈食其傳》:“食其曰:‘足下起瓦合之卒,收散亂之兵,不滿萬人,欲以徑入強秦,此所謂探虎口者也。’”,基本解釋:瓦合:碎瓦相拼合。卒:士兵。像破碎的瓦片湊合在一起一樣計程車兵。比喻沒有組織紀律的軍隊。,例句: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名教》:“他人輕輕一瓦合之卒,卻敢當眾說出瓦合之卒。”
拼音 |
wǎ hé zhī zú |
注音 |
ㄨㄚˇ ㄏㄜˊ ㄓ ㄗㄨˊ |
詞性 |
作賓語;指烏合之眾 |
英文 |
a disorderly band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瓦合:碎瓦相拼合。卒:士兵。像破碎的瓦片湊合在一起一樣計程車兵。比喻沒有組織紀律的軍隊。 |
出處 |
《漢書·酈食其傳》:“食其曰:‘足下起瓦合之卒,收散亂之兵,不滿萬人,欲以徑入強秦,此所謂探虎口者也。’” |
例句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名教》:“他人輕輕一瓦合之卒,卻敢當眾說出瓦合之卒。”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