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龍芻狗
tǔ lóng chú gǒu
clay dragon and straw dog
“土龍芻狗”的成語拼音為:tǔ lóng chú gǒu,注音:ㄊㄨˇ ㄌㄨㄥˊ ㄔㄨˊ ㄍㄡˇ,詞性:聯合式;作賓語、定語;含貶義,年代:古代成語,出處:《三國志·蜀書·杜微傳》:“曹丕篡弒,自立為帝,是猶土龍芻狗之有名也。”,基本解釋:泥土捏的龍,稻草扎的狗。比喻名不副實。,例句:明代·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三十五回:“這土龍芻狗,本性難移,豈會慕義?”
拼音 |
tǔ lóng chú gǒu |
注音 |
ㄊㄨˇ ㄌㄨㄥˊ ㄔㄨˊ ㄍㄡˇ |
詞性 |
聯合式;作賓語、定語;含貶義 |
英文 |
clay dragon and straw dog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泥土捏的龍,稻草扎的狗。比喻名不副實。 |
出處 |
《三國志·蜀書·杜微傳》:“曹丕篡弒,自立為帝,是猶土龍芻狗之有名也。” |
例句 |
明代·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三十五回:“這土龍芻狗,本性難移,豈會慕義?”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