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討流溯源

tǎo liú sù yuán
Tracing the source
“討流溯源”的成語拼音為:tǎo liú sù yuán,注音:ㄊㄠˇ ㄌㄧㄨˊ ㄙㄨˋ ㄩㄢˊ,詞性:作謂語、賓語;用於處事,年代:近代成語,出處:清·王韜《蘅花館詩錄》自序:“餘自少讀詩,自古作者以逮本朝諸大家,皆欲討流溯源,窮其旨趣,久之,益知作詩之難。”,基本解釋:指深究事物的源流本末。,例句:元代·馬鈺《具輔邦志》:“故文康多名著,使宰相千載留芳。論功行賞,朝廷討流溯源。”
拼音 tǎo liú sù yuán
注音 ㄊㄠˇ ㄌㄧㄨˊ ㄙㄨˋ ㄩㄢˊ
詞性 作謂語、賓語;用於處事
英文 Tracing the source
年代 近代成語
解釋 指深究事物的源流本末。
出處 清·王韜《蘅花館詩錄》自序:“餘自少讀詩,自古作者以逮本朝諸大家,皆欲討流溯源,窮其旨趣,久之,益知作詩之難。”
例句 元代·馬鈺《具輔邦志》:“故文康多名著,使宰相千載留芳。論功行賞,朝廷討流溯源。”
補充糾錯
上一個成語: 討類知原
下一個成語: 討是尋非
以""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順接) 補充糾錯
  • 源源不斷形容接連不斷。
  • 源清流潔源頭的水清,下游的水也清。原比喻身居高位的人好,在下面的人也好。也比喻事物的因果關係。
  • 源清流清源頭的水清,下游的水自然就清。比喻因果相連,事物的本原好,其發展和結局也就好;或領導賢明,其下屬也廉潔。源,也作原。亦作“源清流潔”、“源清流淨”。
  • 源泉萬斛比喻文思湧溢。
  • 源頭活水原比喻讀書越多,道理越明。現也指事物發展的動力和源泉。
  • 源源本本源頭和根本。多用以指事情的始末。
  • 源源不絕源源:水流不斷的樣子。形容接連不斷。
  • 源源而來原指諸侯相繼朝覲一輩子。後形容接連不斷地到來。
  • 源遠流長源頭很遠,水流很長。比喻歷史悠久。
以""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逆接) 補充糾錯
  • 討惡翦暴征討和剪除兇惡殘暴的勢力。
  • 討價還價討:索取。買賣東西,賣主要價高,買主給價低,雙方要反覆爭議。也比喻在進行談判時反覆爭議,或接受任務時講條件。
  • 討類知原指透過類比而探知淵源。
  • 討流溯源指深究事物的源流本末。
  • 討是尋非惹是生非,故意挑剔。
相關漢字解釋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