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冰山難靠

bīng shān nán kào
an ice mountain is hardly reliable
“冰山難靠”的成語拼音為:bīng shān nán kào,注音:ㄅㄧㄥ ㄕㄢ ㄋㄢˊ ㄎㄠˋ,詞性:作賓語、定語;用於勸誡人,年代:古代成語,出處:《資治通鑑·唐紀玄宗天寶十一年》:“或勸陝郡進士張彖謁國忠,曰:‘見之,富貴立可圖。’彖曰:‘君輩倚楊右相如泰山,吾以為冰山耳!若皎日既出,君輩得無失所恃乎?’”,基本解釋:比喻不能長久的權勢,難於依靠。,例句:唐代杜牧的《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中有一句:“冰山難靠皆多遠,陸地難行更自勞。”意思是說冰山雖然高大,但是卻難以倚靠,在陸地上行走更加辛苦。
拼音 bīng shān nán kào
注音 ㄅㄧㄥ ㄕㄢ ㄋㄢˊ ㄎㄠˋ
詞性 作賓語、定語;用於勸誡人
英文 an ice mountain is hardly reliable
年代 古代成語
解釋 比喻不能長久的權勢,難於依靠。
出處 《資治通鑑·唐紀玄宗天寶十一年》:“或勸陝郡進士張彖謁國忠,曰:‘見之,富貴立可圖。’彖曰:‘君輩倚楊右相如泰山,吾以為冰山耳!若皎日既出,君輩得無失所恃乎?’”
例句 唐代杜牧的《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中有一句:“冰山難靠皆多遠,陸地難行更自勞。”意思是說冰山雖然高大,但是卻難以倚靠,在陸地上行走更加辛苦。
補充糾錯
上一個成語: 冰散瓦解
下一個成語: 冰山易倒
以""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順接) 補充糾錯
以""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逆接) 補充糾錯
  •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比喻一種情況的形成,是經過長時間的積累、醞釀的。
  • 冰寒於水冰比水冷。指後來居上。比喻學生勝過老師。
  • 冰壺秋月冰壺:盛水的玉壺,比喻潔白。比喻潔白明淨。多指人的品格。
  • 冰魂素魄形容清白純潔的品質。
  • 冰魂雪魄冰、雪:如冰的透明,雪的潔白。比喻人品質高尚純潔。
  • 冰肌雪腸比喻身心潔白,沒有汙點。
  • 冰肌玉骨冰:晶瑩。肌骨如同冰玉一般。形容女子肌膚瑩潔光滑。
  • 冰潔玉清比喻德行高潔。
  • 冰潔淵清猶冰清玉潔。
  • 冰解的破冰凍融解,箭靶射中。比喻問題解決,障礙消除。
  • 冰解凍釋如同冰凍融化一般。比喻困難或障礙消除。
  • 冰解壤分冰凍消融,土壤分解。比喻障礙消除。
  • 冰解雲散比喻事物消失瓦解。
  • 冰壼秋月比喻人品德清白廉潔。
  • 冰清水冷指冷冷清清。
  • 冰清玉粹比喻德行高潔。
  • 冰清玉潔象冰那樣清澈透明,象玉那樣潔白無瑕。比喻人的操行清白(多用於女子)。
  • 冰清玉潤潤:滋潤。象冰一樣晶瑩,如玉一般潤澤。原指晉樂廣衛玠翁婿倆操行潔白。後常比喻人的品格高潔。
  • 冰散瓦解比喻完全消失或徹底崩潰。
  • 冰山難靠比喻不能長久的權勢,難於依靠。
  • 冰山易倒冰山遇到太陽就消溶,容易倒塌。比喻不能長久依賴的靠山。
  • 冰炭不同爐比喻兩種對立的事物不能同處。
  • 冰炭不同器冰和炭火不能放在同一個器具裡。比喻性質不同的事物彼此排斥,不能相容。
  • 冰炭不投比喻彼此合不來。
  • 冰炭不相容冰:冰塊;炭:炭火。比喻兩種對立的事物不能並存。
  • 冰炭不言,冷熱自明比喻內心的誠意不用表白,必然表現在行動上。
  • 冰天雪地形容冰雪漫天蓋地。
  • 冰天雪窖形容極為寒冷。
  • 冰天雪窯到處是冰和雪。指嚴寒地區。
  • 冰消凍解比喻完全消失或徹底崩潰。
  • 冰消瓦解冰一樣地消融,瓦一樣地分解。比喻完全消失或徹底崩潰。
  • 冰消霧散比喻事物消失瓦解。
  • 冰消雪釋比喻事物消失瓦解。
  • 冰消雲散比喻事物消失瓦解。
  • 冰銷霧散比喻事物消失瓦解。
  • 冰銷葉散比喻事物消失瓦解。
  • 冰心一片冰心:清潔的心。形容性情淡泊,不求名利。
  • 冰雪聰明比喻人聰明非凡。
  • 冰雪嚴寒嚴寒:極度寒冷。冰天雪地,天氣寒冷。
相關漢字解釋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