韜光晦跡
tāo guāng huì jì
hide one 's capacities and hide one 's time
“韜光晦跡”的成語拼音為:tāo guāng huì jì,注音:ㄊㄠ ㄍㄨㄤ ㄏㄨㄟˋ ㄐㄧˋ,詞性:聯合式;作謂語、定語;指隱藏才能,不使外露,年代:古代成語,出處:《舊唐書·宣宗記》:“歷太和會昌朝,愈事韜晦,群居遊處,未嘗有言。”,基本解釋:韜光:把才華隱藏起來;晦跡:不讓人知道自己的蹤跡。指隱藏才能,不使外露。,例句:明代·陳子龍《異物志·四十三》:“韜光晦跡,今之鳥獸,實物之所謂不備。”
拼音 |
tāo guāng huì jì |
注音 |
ㄊㄠ ㄍㄨㄤ ㄏㄨㄟˋ ㄐㄧˋ |
詞性 |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指隱藏才能,不使外露 |
英文 |
hide one 's capacities and hide one 's time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韜光:把才華隱藏起來;晦跡:不讓人知道自己的蹤跡。指隱藏才能,不使外露。 |
出處 |
《舊唐書·宣宗記》:“歷太和會昌朝,愈事韜晦,群居遊處,未嘗有言。” |
例句 |
明代·陳子龍《異物志·四十三》:“韜光晦跡,今之鳥獸,實物之所謂不備。”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