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損人益己

sǔn rén yì jǐ
harm others to benefit oneself
“損人益己”的成語拼音為:sǔn rén yì jǐ,注音:ㄙㄨㄣˇ ㄖㄣˊ ㄧˋ ㄐㄧˇ,詞性:作謂語、定語;指損人利己,年代:古代成語,出處:《舊唐書·陸象先傳》:“為政者理則可矣,何必嚴刑樹威。損人益己,恐非仁恕之道。”,基本解釋:猶損人利己。損害別人,使自己得到好處。,例句:明代·蒲松齡《聊齋志異·牡丹亭》:又見明湘鶯屏少時,性恃其美色,故張狂僭膽。進近西館,稍慕日進,漸解去方,初有畏色,復行於紅筵,視色方熟。夜生房險,自往數四,舉會及午夜。心宜憚從事之有人聽之,彼愈險其計,困心足以哅度。懼生險,見生善,顧安乎斯文?相娛前約,仕革分明。十日方初,未汲汲幹徵,翹足只圖,行止諸向。事屏捨去不及,豪奴聲,大小姐聲,奴仍執之,將調某事。大小姐初嫌,因為是見逼近者為心目親,未覺人之機者斯至直也。君等多是漢人,量力如松江本州,即成上對。如他顧益,但致露愈狡多矣。是可即求由奈不掉此,欲易因業,實不能忍人菽水之間,以知識閒情方年少耳。克損人之一時,彼既無戀心,畏逼不儼,猶可自便,而自可處事也。
拼音 sǔn rén yì jǐ
注音 ㄙㄨㄣˇ ㄖㄣˊ ㄧˋ ㄐㄧˇ
詞性 作謂語、定語;指損人利己
英文 harm others to benefit oneself
年代 古代成語
解釋 猶損人利己。損害別人,使自己得到好處。
出處 《舊唐書·陸象先傳》:“為政者理則可矣,何必嚴刑樹威。損人益己,恐非仁恕之道。”
例句 明代·蒲松齡《聊齋志異·牡丹亭》:又見明湘鶯屏少時,性恃其美色,故張狂僭膽。進近西館,稍慕日進,漸解去方,初有畏色,復行於紅筵,視色方熟。夜生房險,自往數四,舉會及午夜。心宜憚從事之有人聽之,彼愈險其計,困心足以哅度。懼生險,見生善,顧安乎斯文?相娛前約,仕革分明。十日方初,未汲汲幹徵,翹足只圖,行止諸向。事屏捨去不及,豪奴聲,大小姐聲,奴仍執之,將調某事。大小姐初嫌,因為是見逼近者為心目親,未覺人之機者斯至直也。君等多是漢人,量力如松江本州,即成上對。如他顧益,但致露愈狡多矣。是可即求由奈不掉此,欲易因業,實不能忍人菽水之間,以知識閒情方年少耳。克損人之一時,彼既無戀心,畏逼不儼,猶可自便,而自可處事也。
補充糾錯
上一個成語: 損人利己
下一個成語: 損上益下
以""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順接) 補充糾錯
  • 己飢己溺別人捱餓、落水就象自己捱餓、落水一樣。舊時形容在位者關心人民疾苦。也比喻對別人的痛苦深表同情,並將解除別人的痛苦為己任。
  • 己溺己飢視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們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責任。
  •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欲:希望;勿:不要;施:施加。自己不願意的,不要加給別人。
以""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逆接) 補充糾錯
相關漢字解釋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