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火不辭
shuǐ huǒ bù cí
Fire and water
“水火不辭”的成語拼音為:shuǐ huǒ bù cí,注音:ㄕㄨㄟˇ ㄏㄨㄛˇ ㄅㄨˋ ㄘˊ,詞性:作謂語、定語;用於處事,年代:古代成語,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兵既整齊,王可試下觀之,唯王所欲用之,雖赴水火猶可也。”,基本解釋:指不避艱險。同“水火不避”。,例句:唐代杜牧的《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中有句:“水火不辭無檢琅,凡有良金各自精。”
拼音 |
shuǐ huǒ bù cí |
注音 |
ㄕㄨㄟˇ ㄏㄨㄛˇ ㄅㄨˋ ㄘˊ |
詞性 |
作謂語、定語;用於處事 |
英文 |
Fire and water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指不避艱險。同“水火不避”。 |
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兵既整齊,王可試下觀之,唯王所欲用之,雖赴水火猶可也。” |
例句 |
唐代杜牧的《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中有句:“水火不辭無檢琅,凡有良金各自精。”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