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欲吞象
shé yù tūn xiàng
Snake to swallow
“蛇欲吞象”的成語拼音為:shé yù tūn xiàng,注音:ㄕㄜˊ ㄩˋ ㄊㄨㄣ ㄒㄧㄤˋ,詞性:作賓語、定語;用於比喻句,年代:古代成語,出處:《山海經·海內南經》:“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戰國楚·屈原《天問》:“一蛇吞象,厥大何如?”,基本解釋:蛇想吞下大象。比喻貪慾極大。,例句:《紅樓夢》中有一回,寶玉和黛玉在園中玩耍,突然看到一隻大蟒蛇欲吞食一隻小蟒蛇。寶玉立刻拿起石塊丟向大蟒蛇,成功阻止了它的行動,救下了小蟒蛇。這個故事可以用來形容一個較大的勢力或個體試圖欺壓較小的勢力或個體的情況。
拼音 |
shé yù tūn xiàng |
注音 |
ㄕㄜˊ ㄩˋ ㄊㄨㄣ ㄒㄧㄤˋ |
詞性 |
作賓語、定語;用於比喻句 |
英文 |
Snake to swallow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蛇想吞下大象。比喻貪慾極大。 |
出處 |
《山海經·海內南經》:“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戰國楚·屈原《天問》:“一蛇吞象,厥大何如?” |
例句 |
《紅樓夢》中有一回,寶玉和黛玉在園中玩耍,突然看到一隻大蟒蛇欲吞食一隻小蟒蛇。寶玉立刻拿起石塊丟向大蟒蛇,成功阻止了它的行動,救下了小蟒蛇。這個故事可以用來形容一個較大的勢力或個體試圖欺壓較小的勢力或個體的情況。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