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翰如流
bǐ hàn rú liú
Writing in calligraphy
“筆翰如流”的成語拼音為:bǐ hàn rú liú,注音:ㄅㄧˇ ㄏㄢˋ ㄖㄨˊ ㄌㄧㄨˊ,詞性:作謂語、定語;指人的文筆,年代:古代成語,出處:《晉書·陶侃傳》:“遠近書疏,莫不手答,筆翰如流未嘗壅滯。”,基本解釋:指文筆快捷無滯。,例句:唐代韓愈《答嶽州劉使君書》:“如何見招與惡少巷張公子,亦知一二,此非我所友。然亦不敢草如流之辭,自貽孤棲之恥。”
拼音 |
bǐ hàn rú liú |
注音 |
ㄅㄧˇ ㄏㄢˋ ㄖㄨˊ ㄌㄧㄨˊ |
詞性 |
作謂語、定語;指人的文筆 |
英文 |
Writing in calligraphy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指文筆快捷無滯。 |
出處 |
《晉書·陶侃傳》:“遠近書疏,莫不手答,筆翰如流未嘗壅滯。” |
例句 |
唐代韓愈《答嶽州劉使君書》:“如何見招與惡少巷張公子,亦知一二,此非我所友。然亦不敢草如流之辭,自貽孤棲之恥。”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