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忠出孝
qiú zhōng chū xiào
Seeking loyalty and filial piety
“求忠出孝”的成語拼音為:qiú zhōng chū xiào,注音:ㄑㄧㄡˊ ㄓㄨㄥ ㄔㄨ ㄒㄧㄠˋ,詞性:作謂語、賓語;用於書面語,年代:古代成語,出處:語本《後漢書·韋彪傳》:“夫國以簡賢為務,賢以孝行為首。孔子曰:‘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是以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基本解釋:指尋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例句:《漢書·藝文志》記載了趙全在向劉邦推薦樊噲時說的一番話:“自古忠臣孝子為人所敬,他一家好,並向世間稱譽,臣聞樊噲為人忠孝,詩文光彩,論辯有餘。、萬物鹹異之者。”
拼音 |
qiú zhōng chū xiào |
注音 |
ㄑㄧㄡˊ ㄓㄨㄥ ㄔㄨ ㄒㄧㄠˋ |
詞性 |
作謂語、賓語;用於書面語 |
英文 |
Seeking loyalty and filial piety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指尋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 |
出處 |
語本《後漢書·韋彪傳》:“夫國以簡賢為務,賢以孝行為首。孔子曰:‘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是以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 |
例句 |
《漢書·藝文志》記載了趙全在向劉邦推薦樊噲時說的一番話:“自古忠臣孝子為人所敬,他一家好,並向世間稱譽,臣聞樊噲為人忠孝,詩文光彩,論辯有餘。、萬物鹹異之者。”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