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不得已”的成語拼音為:bī bù dé yǐ,注音:ㄅㄧ ㄅㄨˋ ㄉㄜˊ ㄧˇ,詞性:作謂語、定語;指被逼無奈,年代:古代成語,出處:《雲笈七籤》卷八五:“[程偉]欲從求方,終不可得,雲偉骨未應得之,逼不得已,妻尸解而去。”,基本解釋:指迫不得已。,例句:戰國·齊·孫子《孫子兵法》:“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其中“伐謀”即是逼不得已的意思。
| 拼音 |
bī bù dé yǐ |
| 注音 |
ㄅㄧ ㄅㄨˋ ㄉㄜˊ ㄧˇ |
| 詞性 |
作謂語、定語;指被逼無奈 |
| 英文 |
have to |
| 年代 |
古代成語 |
| 解釋 |
指迫不得已。 |
| 出處 |
《雲笈七籤》卷八五:“[程偉]欲從求方,終不可得,雲偉骨未應得之,逼不得已,妻尸解而去。” |
| 例句 |
戰國·齊·孫子《孫子兵法》:“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其中“伐謀”即是逼不得已的意思。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