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唇劣嘴
qiáng chún liè zuǐ
Strong lips and bad mouth
“強唇劣嘴”的成語拼音為:qiáng chún liè zuǐ,注音:ㄑㄧㄤˊ ㄔㄨㄣˊ ㄌㄧㄝ ˋ ㄗㄨㄟˇ,詞性:作謂語、定語、賓語;用於說話,年代:古代成語,出處:元·無名氏《盆兒鬼》第四折:“也則為公心直道,從沒分毫詐。也不是強唇劣嘴,要做鄉村霸。”,基本解釋:指說話厲害,不肯讓人。,例句:相傳戰國時期,南越國的國王趙佗曾召集各地的納降使者,其中有一位楚國的使者七次上表表示歸附南越國,但其言辭庸俗,一直受到趙佗的不悅。於是趙佗對他說:“你的嘴巴真是強而乾癟,言辭低劣,與你一起來歸附的有一位楚國公子,他的嘴巴卻能說出金玉之言,真是強唇劣嘴啊!”
拼音 |
qiáng chún liè zuǐ |
注音 |
ㄑㄧㄤˊ ㄔㄨㄣˊ ㄌㄧㄝ ˋ ㄗㄨㄟˇ |
詞性 |
作謂語、定語、賓語;用於說話 |
英文 |
Strong lips and bad mouth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指說話厲害,不肯讓人。 |
出處 |
元·無名氏《盆兒鬼》第四折:“也則為公心直道,從沒分毫詐。也不是強唇劣嘴,要做鄉村霸。” |
例句 |
相傳戰國時期,南越國的國王趙佗曾召集各地的納降使者,其中有一位楚國的使者七次上表表示歸附南越國,但其言辭庸俗,一直受到趙佗的不悅。於是趙佗對他說:“你的嘴巴真是強而乾癟,言辭低劣,與你一起來歸附的有一位楚國公子,他的嘴巴卻能說出金玉之言,真是強唇劣嘴啊!”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