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契船求劍

qì chuán qiú jiàn
Seeking swords in a boat
“契船求劍”的成語拼音為:qì chuán qiú jiàn,注音:ㄑㄧˋ ㄔㄨㄢˊ ㄑㄧㄡˊ ㄐㄧㄢˋ,詞性:作謂語、定語、狀語;指頭腦不靈活,年代:古代成語,出處:語本《呂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基本解釋:比喻拘泥成法,不知變通。後多作“刻舟求劍”。,例句:世易俗異,事執舛殊,不能通其變,而一度以揆之。斯契船而求劍,守株而伺兔也。★《後漢書·張衡傳》
拼音 qì chuán qiú jiàn
注音 ㄑㄧˋ ㄔㄨㄢˊ ㄑㄧㄡˊ ㄐㄧㄢˋ
詞性 作謂語、定語、狀語;指頭腦不靈活
英文 Seeking swords in a boat
年代 古代成語
解釋 比喻拘泥成法,不知變通。後多作“刻舟求劍”。
出處 語本《呂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例句 世易俗異,事執舛殊,不能通其變,而一度以揆之。斯契船而求劍,守株而伺兔也。 ★《後漢書·張衡傳》
補充糾錯
上一個成語: 泣下沾襟
下一個成語: 契合金蘭
以""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順接) 補充糾錯
  • 劍拔弩張張:弓上弦。劍拔出來了,弓張開了。原形容書法筆力遒勁。後多形容氣勢逼人,或形勢緊張,一觸即發。
  • 劍膽琴心比喻既有情致,又有膽識(舊小說多用來形容能文能武的才子)。
  • 劍及屨及屨:鞋;及:趕上。形容行動堅決迅速。
  • 劍及履及形容行動堅決迅速。同“劍及屨及”。
  • 劍戟森森比喻人心機多,很厲害。
  • 劍氣簫心猶劍膽琴心。比喻既有情致,又有膽識(舊小說多用來形容能文能武的才子)。
  • 劍首一吷吷:象聲詞,形容聲音微小。比喻言論無足輕重。同“劍頭一吷”。
  • 劍樹刀山佛教所說的地獄之刑。形容極殘酷的刑罰。
  • 劍態簫心比喻既有情致,又有膽識(舊小說多用來形容能文能武的才子)。同“劍氣簫心”。
  • 劍頭一吷劍頭:指劍環頭小孔;吷:象聲詞,形容聲音微小。比喻言論無足輕重。
以""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逆接) 補充糾錯
  • 契船求劍比喻拘泥成法,不知變通。後多作“刻舟求劍”。
  • 契合金蘭契合:投合。金蘭:指朋友間相處信誠。形容朋友間意氣相投,感情深厚。亦作“契若金蘭”。
  • 契若金蘭比喻朋友交情深厚。
相關漢字解釋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