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歧路徘徊

qí lù pái huái
hesitate and waver on the wrong path
“歧路徘徊”的成語拼音為:qí lù pái huái,注音:ㄑㄧˊ ㄌㄨˋ ㄆㄞˊ ㄏㄨㄞˊ,詞性:動賓短語,年代:宋代成語,出處:南朝·齊·謝眺《觀朝雨》:“動息無兼遂,歧路多徘徊。”,基本解釋:歧路:岔路;徘徊:在一個地方來回地走,比喻猶豫。在岔道上走來走去。比喻猶豫觀望,主意不定。,例句:長途君悵望,歧路我徘徊,心賞風煙隔,容華歲月催。★唐·駱賓王《餞鄭安陽入蜀》
拼音 qí lù pái huái
注音 ㄑㄧˊ ㄌㄨˋ ㄆㄞˊ ㄏㄨㄞˊ
詞性 動賓短語
英文 hesitate and waver on the wrong path
年代 宋代成語
解釋 歧路:岔路;徘徊:在一個地方來回地走,比喻猶豫。在岔道上走來走去。比喻猶豫觀望,主意不定。
出處 南朝·齊·謝眺《觀朝雨》:“動息無兼遂,歧路多徘徊。”
例句 長途君悵望,歧路我徘徊,心賞風煙隔,容華歲月催。 ★唐·駱賓王《餞鄭安陽入蜀》
補充糾錯
上一個成語: 奇裝異服
下一個成語: 歧路亡羊
以""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順接) 補充糾錯
  • 徊腸傷氣腸迴轉,氣傷斷。形容內心傷感。
以""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逆接) 補充糾錯
  • 歧路徘徊歧路:岔路;徘徊:在一個地方來回地走,比喻猶豫。在岔道上走來走去。比喻猶豫觀望,主意不定。
  • 歧路亡羊歧路:岔路;亡:丟失。因岔路太多無法追尋而丟失了羊。比喻事物複雜多變,沒有正確的方向就會誤入歧途。
相關漢字解釋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