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天蓋地
pū tiān gài dì
overspread
“撲天蓋地”的成語拼音為:pū tiān gài dì,注音:ㄆㄨ ㄊㄧㄢ ㄍㄞˋ ㄉㄧˋ,詞性: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來勢很猛,年代:當代成語,出處:西戎《宋老大進城》:“撲天蓋地的煙,把麥地罩得什麼也看不見了。”,基本解釋:鋪天蓋地。形容聲勢大,來勢猛。,例句:明朝·羅貫中《三國演義》:“所起之人,若關、張、趙、馬之徒,脫得三撲天之力,當可指鹿為馬。”
拼音 |
pū tiān gài dì |
注音 |
ㄆㄨ ㄊㄧㄢ ㄍㄞˋ ㄉㄧˋ |
詞性 |
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來勢很猛 |
英文 |
overspread |
年代 |
當代成語 |
解釋 |
鋪天蓋地。形容聲勢大,來勢猛。 |
出處 |
西戎《宋老大進城》:“撲天蓋地的煙,把麥地罩得什麼也看不見了。” |
例句 |
明朝·羅貫中《三國演義》:“所起之人,若關、張、趙、馬之徒,脫得三撲天之力,當可指鹿為馬。”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