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頭跣足
péng tóu xiǎn zú
unkempt
“蓬頭跣足”的成語拼音為:péng tóu xiǎn zú,注音:ㄆㄥˊ ㄊㄡˊ ㄒㄧㄢˇ ㄗㄨˊ,詞性:作謂語、定語;指人的外表,年代:古代成語,出處: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27卷:“買臣妻的後夫亦在役中,其妻蓬頭跣足,隨伴送飯。”,基本解釋:蓬:散亂。跣:赤腳。頭髮散亂,雙腳赤裸。形容人衣冠不整,十分狼狽或困苦之狀。亦作“披頭跣足”、“蓬頭赤腳”。,例句:唐代·杜甫《臨川城上望吳興水部曹》:“煙波江上使人愁,目送平湖拾翠樓。蓬頭跣足倚天理,海水深天亦有盡。”
拼音 |
péng tóu xiǎn zú |
注音 |
ㄆㄥˊ ㄊㄡˊ ㄒㄧㄢˇ ㄗㄨˊ |
詞性 |
作謂語、定語;指人的外表 |
英文 |
unkempt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蓬:散亂。跣:赤腳。頭髮散亂,雙腳赤裸。形容人衣冠不整,十分狼狽或困苦之狀。亦作“披頭跣足”、“蓬頭赤腳”。 |
出處 |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27卷:“買臣妻的後夫亦在役中,其妻蓬頭跣足,隨伴送飯。” |
例句 |
唐代·杜甫《臨川城上望吳興水部曹》:“煙波江上使人愁,目送平湖拾翠樓。蓬頭跣足倚天理,海水深天亦有盡。”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