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不副實
míng bù fù shí
be more in name than in reality
“名不副實”的成語拼音為:míng bù fù shí,注音:ㄇㄧㄥˊ ㄅㄨˋ ㄈㄨˋ ㄕˊ,詞性: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定語;指空有虛名,年代:古代成語,出處:漢·禰衡《鸚鵡賦》:“懼名實之不副,恥才能之無奇。”三國·魏·劉邵《人物誌·效難》:“中情之人,名不副實,用之有效。”,基本解釋:副:相稱,符合。名聲或名義和實際不相符。指空有虛名。,例句:縣、區、鄉各級民眾政權是普遍地組織了,但是~。★毛澤東《井岡山的鬥爭》
拼音 |
míng bù fù shí |
注音 |
ㄇㄧㄥˊ ㄅㄨˋ ㄈㄨˋ ㄕˊ |
詞性 |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定語;指空有虛名 |
英文 |
be more in name than in reality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副:相稱,符合。名聲或名義和實際不相符。指空有虛名。 |
出處 |
漢·禰衡《鸚鵡賦》:“懼名實之不副,恥才能之無奇。”三國·魏·劉邵《人物誌·效難》:“中情之人,名不副實,用之有效。” |
例句 |
縣、區、鄉各級民眾政權是普遍地組織了,但是~。 ★毛澤東《井岡山的鬥爭》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