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而不反
mí ér bù fǎn
Bewildered but not reversed
“迷而不反”的成語拼音為:mí ér bù fǎn,注音:ㄇㄧˊ ㄦˊ ㄅㄨˋ ㄈㄢˇ,詞性:作謂語、賓語;指知錯不改,年代:古代成語,出處:晉·陳壽《三國志·魏志·鍾會傳》:“若偷安旦夕,迷而不反,大兵一發,玉石皆碎。”,基本解釋:迷路後不知回來。比喻犯了錯誤不知改正。,例句:主客倒置,~,惑而不解。★宋·陸九淵《與曾宅之書》
拼音 |
mí ér bù fǎn |
注音 |
ㄇㄧˊ ㄦˊ ㄅㄨˋ ㄈㄢˇ |
詞性 |
作謂語、賓語;指知錯不改 |
英文 |
Bewildered but not reversed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迷路後不知回來。比喻犯了錯誤不知改正。 |
出處 |
晉·陳壽《三國志·魏志·鍾會傳》:“若偷安旦夕,迷而不反,大兵一發,玉石皆碎。” |
例句 |
主客倒置,~,惑而不解。 ★宋·陸九淵《與曾宅之書》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