徬徨失措
páng huáng shī cuò
be at a loss; be at a loss as to what to do
“徬徨失措”的成語拼音為:páng huáng shī cuò,注音:ㄆㄤˊ ㄏㄨㄤˊ ㄕ ㄘㄨㄛˋ,詞性:動詞短語,年代:清代成語,出處: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八回:“我母親只氣得面白唇青,一句話也沒有,嬸孃也是徬徨失措。”,基本解釋:指心神不寧,舉動失常。,例句:燕主弘既憂外侮,復捨不得膝下寵兒,害得~,晝夜不安。★蔡東藩《南北史演義》第十二回
拼音 |
páng huáng shī cuò |
注音 |
ㄆㄤˊ ㄏㄨㄤˊ ㄕ ㄘㄨㄛˋ |
詞性 |
動詞短語 |
英文 |
be at a loss; be at a loss as to what to do |
年代 |
清代成語 |
解釋 |
指心神不寧,舉動失常。 |
出處 |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八回:“我母親只氣得面白唇青,一句話也沒有,嬸孃也是徬徨失措。” |
例句 |
燕主弘既憂外侮,復捨不得膝下寵兒,害得~,晝夜不安。 ★蔡東藩《南北史演義》第十二回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