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捫參歷井

mén shēn lì jǐng
rough journey
“捫參歷井”的成語拼音為:mén shēn lì jǐng,注音:ㄇㄣˊ ㄕㄣ ㄌㄧˋ ㄐㄧㄥˇ,詞性:作賓語、定語;用於書面語,年代:古代成語,出處:唐·李白《蜀道難》詩:“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宋·王銍《王公四六話》:“鄧溫伯知成都謝上表雲:‘捫參歷井,敢辭蜀道之難;就日望雲,愈覺長安之遠。’自後凡官兩川者,謝表相承用此一聯。”,基本解釋:參、井,皆星宿名,分別為蜀秦分野。指自秦入蜀途中,山勢高峻,可以摸到參、井兩星宿。形容山勢高峻,道路險阻。亦形容世路艱難。,例句:挹鬥揚箕誤有名,~信浮生。★清·錢謙益《剡城》詩之二
拼音 mén shēn lì jǐng
注音 ㄇㄣˊ ㄕㄣ ㄌㄧˋ ㄐㄧㄥˇ
詞性 作賓語、定語;用於書面語
英文 rough journey
年代 古代成語
解釋 參、井,皆星宿名,分別為蜀秦分野。指自秦入蜀途中,山勢高峻,可以摸到參、井兩星宿。形容山勢高峻,道路險阻。亦形容世路艱難。
出處 唐·李白《蜀道難》詩:“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宋·王銍《王公四六話》:“鄧溫伯知成都謝上表雲:‘捫參歷井,敢辭蜀道之難;就日望雲,愈覺長安之遠。’自後凡官兩川者,謝表相承用此一聯。”
例句 挹鬥揚箕誤有名,~信浮生。 ★清·錢謙益《剡城》詩之二
補充糾錯
上一個成語: 門無雜客
下一個成語: 捫蝨而談
以""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順接) 補充糾錯
  • 井底蛤蟆指井底的癩蛤蟆,比喻沒有見識的人。
  • 井底鳴蛙指井中之蛙。
  • 井底蝦蟆即井蛙。
  • 井底之蛙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麼大的一塊天。比喻見識狹窄的人。
  • 井管拘墟比喻淺陋、片面的見識。
  • 井井有法有條理、有法度。
  • 井井有方形容有條理有辦法。
  • 井井有條井井:形容有條理。形容說話辦事有條有理。
  • 井井有序有條理,有秩序。
  • 井井有緒有條理,有秩序。同“井井有序”。
  • 井臼親操井:汲水;臼:舂米。指親自操作家務。
  • 井然有條猶言井井有條。形容說話辦事有條有理。
  • 井然有序井然:整齊不亂的樣子。序:次序。整整齊齊,次序分明,條理清楚。
  • 井水不犯河水比喻各管各的,互不相犯。
  • 井蛙醯雞醯雞:昆蟲名,即蠛蠓,常用以形容細小的東西。比喻眼界不廣,見識淺薄。
  • 井蛙之見見:見解。井底之蛙那樣狹隘的見解。比喻狹隘短淺的見解。
  • 井渫不食指井雖浚治,潔淨清澈,但不被飲用。比喻潔身自持,而不為人所知。
  • 井渫莫食比喻潔身自持,而不為人所知。同“井渫不食”。
  • 井中求火在水井裡去尋求火。比喻方法或方向不對,根本達不到目的。
  • 井中視星從井裡看天上的星星。比喻眼光短淺,見識狹隘。
以""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逆接) 補充糾錯
  • 捫參歷井參、井,皆星宿名,分別為蜀秦分野。指自秦入蜀途中,山勢高峻,可以摸到參、井兩星宿。形容山勢高峻,道路險阻。亦形容世路艱難。
  • 捫蝨而談捫:按。一面捺著蝨子,一面談著。形容談吐從容,無所畏忌。
  • 捫蝨而言捫:摸。一面用手捉蝨子,一面談話。形容不拘細節,隨便談話。亦作“捫蝨而談”、“捫蝨傾談”。
  • 捫心無愧捫:摸;愧:慚愧。摸著胸口自問,毫無慚愧之處。
  • 捫心自問摸著胸口,自己問自己怎麼樣。指自己反省。
相關漢字解釋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