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浡牛溲
mǎ bó niú sōu
Horse and ox
“馬浡牛溲”的成語拼音為:mǎ bó niú sōu,注音:ㄇㄚˇ ㄅㄛˊ ㄋㄧㄨˊ ㄙㄡ,詞性:作賓語、定語;指不值錢的東西,年代:古代成語,出處:明·王世懋《藝圃擷餘》:“杜子美出,而百家稗官都作雅音,馬浡牛溲鹹成鬱致,於是詩之變極矣。”,基本解釋:借指不值錢的東西。同“馬勃牛溲”,例句:明代·羅貫中《水滸傳》:“但見一隊人馬浡牛溲,一隊騾子馱大餡。”
拼音 |
mǎ bó niú sōu |
注音 |
ㄇㄚˇ ㄅㄛˊ ㄋㄧㄨˊ ㄙㄡ |
詞性 |
作賓語、定語;指不值錢的東西 |
英文 |
Horse and ox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借指不值錢的東西。同“馬勃牛溲” |
出處 |
明·王世懋《藝圃擷餘》:“杜子美出,而百家稗官都作雅音,馬浡牛溲鹹成鬱致,於是詩之變極矣。” |
例句 |
明代·羅貫中《水滸傳》:“但見一隊人馬浡牛溲,一隊騾子馱大餡。”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