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落難合
luò luò nán hé
difficult to realise
“落落難合”的成語拼音為:luò luò nán hé,注音:ㄌㄨㄛˋ ㄌㄨㄛˋ ㄋㄢˋ ㄏㄜˊ,詞性:作謂語、定語;指人不合群,年代:古代成語,出處:《後漢書·耿弇傳》:“將軍前在南陽,建此大策,常以為落落難合,有志者事竟成也。”,基本解釋:原形容事情很邈遠,很難實現。後也形容為人孤僻,不易合群。,例句:起初與六君子十三太保等,統是~,後來逐漸親暱,反似彼此引為同調。★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五十一回
拼音 |
luò luò nán hé |
注音 |
ㄌㄨㄛˋ ㄌㄨㄛˋ ㄋㄢˋ ㄏㄜˊ |
詞性 |
作謂語、定語;指人不合群 |
英文 |
difficult to realise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原形容事情很邈遠,很難實現。後也形容為人孤僻,不易合群。 |
出處 |
《後漢書·耿弇傳》:“將軍前在南陽,建此大策,常以為落落難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
例句 |
起初與六君子十三太保等,統是~,後來逐漸親暱,反似彼此引為同調。 ★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五十一回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