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臣賊子
luàn chén zéi zǐ
treacherous ministers and traitors
“亂臣賊子”的成語拼音為:luàn chén zéi zǐ,注音:ㄌㄨㄢˋ ㄔㄣˊ ㄗㄟˊ ㄗˇ,詞性:聯合式;作主語、賓語;含貶義,年代:古代成語,出處:《孟子·藤文公下》:“孔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俱。”,基本解釋:亂臣:叛亂之臣;賊子:忤逆之子。舊指不守君臣、父子之道的人。後泛指心懷異志的人。,例句:有賊不討,則故君不得書葬,新君不得書即位,所以防~,法至嚴也。★清·愛新覺羅·多爾袞《致史可法書》
拼音 |
luàn chén zéi zǐ |
注音 |
ㄌㄨㄢˋ ㄔㄣˊ ㄗㄟˊ ㄗˇ |
詞性 |
聯合式;作主語、賓語;含貶義 |
英文 |
treacherous ministers and traitors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亂臣:叛亂之臣;賊子:忤逆之子。舊指不守君臣、父子之道的人。後泛指心懷異志的人。 |
出處 |
《孟子·藤文公下》:“孔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俱。” |
例句 |
有賊不討,則故君不得書葬,新君不得書即位,所以防~,法至嚴也。 ★清·愛新覺羅·多爾袞《致史可法書》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