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鼓之皮
bài gǔ zhī pí
A black skin
“敗鼓之皮”的成語拼音為:bài gǔ zhī pí,注音:ㄅㄞˋ ㄍㄨˇ ㄓ ㄆㄧˊ,詞性:作賓語;指不起眼的小東西,年代:古代成語,出處:唐·韓愈《進學解》:“牛溲馬勃,敗鼓之皮,俱收並蓄,待用無遺者,醫師之良也。”,基本解釋:敗:破舊。破鼓皮可作藥材。比喻雖微賤,卻是有用的東西。,例句:明代·唐寅《牧牛圖》:“只見一人牛背上騎,手持長鞭,右肩搭一袋要挾物,口內呼風喚雨,有如趙公明神諸葛亮。”
拼音 |
bài gǔ zhī pí |
注音 |
ㄅㄞˋ ㄍㄨˇ ㄓ ㄆㄧˊ |
詞性 |
作賓語;指不起眼的小東西 |
英文 |
A black skin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敗:破舊。破鼓皮可作藥材。比喻雖微賤,卻是有用的東西。 |
出處 |
唐·韓愈《進學解》:“牛溲馬勃,敗鼓之皮,俱收並蓄,待用無遺者,醫師之良也。” |
例句 |
明代·唐寅《牧牛圖》:“只見一人牛背上騎,手持長鞭,右肩搭一袋要挾物,口內呼風喚雨,有如趙公明神諸葛亮。”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