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勵精求治

lì jīng qiú zhì
arouse one 's all efforts to make the country prosperous
“勵精求治”的成語拼音為:lì jīng qiú zhì,注音:ㄌㄧˋ ㄐㄧㄥ ㄑㄧㄡˊ ㄓˋ,詞性:作謂語、賓語;用於統治者,年代:古代成語,出處:宋·邵伯溫《聞見前錄》第十卷:“擢御史中丞,帝方勵精求治。”,基本解釋:振奮精神,盡力設法治好國家。,例句:《史記·李斯列傳》中記載:“李斯乃召百官而告之曰:‘天下未定,諸侯相攻,秦王靡有戰功。人主不可以無功,吾欲使秦王得功而封侯,為諸侯計者何如?’丞相曰:‘人主興利除害,曷不欲之?’斯曰:‘諸侯乏將校,人多雕牆上飛將軍,雖有一世功,乃隴西之陸賈也。吾欲以燕丹歸其眾,卿可得之乎?’丞相曰:‘息者必臥,非斯語也。’斯曰:‘非也。臥者,臥矣!其孰知兒車之迅捷乎,行之慾遷至者也,然世有遺賢,古有杞國之石乃封為卿。吾欲使秦王以兒車之速舉人也,可得之乎?’丞相曰:‘不可。’斯曰:‘可,而為之。吾知取人之道,取人之巧。’丞相曰:‘可得聞乎?’斯曰:‘以賊得人者,得之也。’”
拼音 lì jīng qiú zhì
注音 ㄌㄧˋ ㄐㄧㄥ ㄑㄧㄡˊ ㄓˋ
詞性 作謂語、賓語;用於統治者
英文 arouse one 's all efforts to make the country prosperous
年代 古代成語
解釋 振奮精神,盡力設法治好國家。
出處 宋·邵伯溫《聞見前錄》第十卷:“擢御史中丞,帝方勵精求治。”
例句 《史記·李斯列傳》中記載:“李斯乃召百官而告之曰:‘天下未定,諸侯相攻,秦王靡有戰功。人主不可以無功,吾欲使秦王得功而封侯,為諸侯計者何如?’丞相曰:‘人主興利除害,曷不欲之?’斯曰:‘諸侯乏將校,人多雕牆上飛將軍,雖有一世功,乃隴西之陸賈也。吾欲以燕丹歸其眾,卿可得之乎?’丞相曰:‘息者必臥,非斯語也。’斯曰:‘非也。臥者,臥矣!其孰知兒車之迅捷乎,行之慾遷至者也,然世有遺賢,古有杞國之石乃封為卿。吾欲使秦王以兒車之速舉人也,可得之乎?’丞相曰:‘不可。’斯曰:‘可,而為之。吾知取人之道,取人之巧。’丞相曰:‘可得聞乎?’斯曰:‘以賊得人者,得之也。’”
補充糾錯
上一個成語: 勵精更始
下一個成語: 勵精圖治
以""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順接) 補充糾錯
  • 治病救人治好病把人挽救過來。比喻幫助犯錯誤的人改正錯誤。
  • 治郭安邦猶治國安邦。
  • 治國安邦治理國家,使之太平、安定。
  • 治國安民治:治理;安:安定。治理國家,安定人民。
  • 治絲而棼指理絲不找頭緒,就會越理越亂。比喻解決問題的方法不正確,使問題更加複雜。
  • 治絲益棼治:整理;益:越發;棼:紛亂。理絲不找頭緒,結果越理越亂。比喻解決問題的方法不對頭,反而使問題更加複雜。
以""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逆接) 補充糾錯
  • 勵兵秣馬指磨好刀槍,餵飽戰馬,準備戰鬥。
  • 勵精更始振作精神,從事革新。
  • 勵精求治振奮精神,盡力設法治好國家。
  • 勵精圖治礪:奮勉;圖:設法;治:治理好國家。振奮精神,想辦法治理好國家。
  • 勵志竭精指堅定意志,竭盡全力。
相關漢字解釋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