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不虧義
lì bù kuī yì
Profit without loss
“利不虧義”的成語拼音為:lì bù kuī yì,注音:ㄌㄧˋ ㄅㄨˋ ㄎㄨㄟ ㄧˋ,詞性:作賓語、定語;用於處事,年代:古代成語,出處:《禮記·儒行》:“委之以貨財,淹之以樂好,見利不虧義。”,基本解釋:有利在前,能夠不虧損正義。,例句:古代有位叫曹達的官員,他因為擔心自己的父親會被追究罪行而故意隱瞞了真相。後來他被人揭發,但他仍然堅持保護自己的父親,表示寧願自己受罰也不願將父親牽連進來。這個故事被稱為"曹達利不虧義"。
拼音 |
lì bù kuī yì |
注音 |
ㄌㄧˋ ㄅㄨˋ ㄎㄨㄟ ㄧˋ |
詞性 |
作賓語、定語;用於處事 |
英文 |
Profit without loss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有利在前,能夠不虧損正義。 |
出處 |
《禮記·儒行》:“委之以貨財,淹之以樂好,見利不虧義。” |
例句 |
古代有位叫曹達的官員,他因為擔心自己的父親會被追究罪行而故意隱瞞了真相。後來他被人揭發,但他仍然堅持保護自己的父親,表示寧願自己受罰也不願將父親牽連進來。這個故事被稱為"曹達利不虧義"。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