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謬正俗
kuāng miù zhèng sú
To converse between the right and the wrong
“匡謬正俗”的成語拼音為:kuāng miù zhèng sú,注音:ㄎㄨㄤ ㄇㄧㄨˋ ㄓㄥˋ ㄙㄨˊ,詞性:作賓語、定語;用於書面語,年代:古代成語,出處:唐·顏師古有《匡謬正俗》八卷。田北湖《與某生論韓文書》:“嗟呼!後人之於古人,人譽亦譽,人毀亦毀,因其一節之長,遺其全體之短,習非勝是,好惡不公,有起而匡謬正俗者,輒謂傷忠厚焉。”,基本解釋:糾正錯誤,矯正陋習。,例句:《左傳·襄公二十二年》:“夫匡謬正俗,行義誓忠,所以建國家,世世永久也。”
拼音 |
kuāng miù zhèng sú |
注音 |
ㄎㄨㄤ ㄇㄧㄨˋ ㄓㄥˋ ㄙㄨˊ |
詞性 |
作賓語、定語;用於書面語 |
英文 |
To converse between the right and the wrong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糾正錯誤,矯正陋習。 |
出處 |
唐·顏師古有《匡謬正俗》八卷。田北湖《與某生論韓文書》:“嗟呼!後人之於古人,人譽亦譽,人毀亦毀,因其一節之長,遺其全體之短,習非勝是,好惡不公,有起而匡謬正俗者,輒謂傷忠厚焉。” |
例句 |
《左傳·襄公二十二年》:“夫匡謬正俗,行義誓忠,所以建國家,世世永久也。”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