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刳形去皮

kū xíng qù pí
remove flesh and peel
“刳形去皮”的成語拼音為:kū xíng qù pí,注音:ㄎㄨ ㄒㄧㄥˊ ㄑㄩˋ ㄆㄧˊ,詞性:動賓短語,年代:古代成語,出處:《莊子·山木》:“吾願君刳形去皮,灑心去欲,而遊於無人之野。”郭象注:“刳形,欲令無其身,忘其國,而任其自化也。”成語用法示例他沉醉於學術,刳形去皮。,基本解釋:指忘卻形體和家國,而任乎自然。,例句:唐代·杜甫《秋夕》詩:“九日金風吹夜涼,卷葉層林皆斷腸。遙知身在長安客,更憶故人垂淚香。”
拼音 kū xíng qù pí
注音 ㄎㄨ ㄒㄧㄥˊ ㄑㄩˋ ㄆㄧˊ
詞性 動賓短語
英文 remove flesh and peel
年代 古代成語
解釋 指忘卻形體和家國,而任乎自然。
出處 《莊子·山木》:“吾願君刳形去皮,灑心去欲,而遊於無人之野。” 郭象 注:“刳形,欲令無其身,忘其國,而任其自化也。”成語用法示例他沉醉於學術,刳形去皮
例句 唐代·杜甫《秋夕》詩:“九日金風吹夜涼,卷葉層林皆斷腸。遙知身在長安客,更憶故人垂淚香。”
補充糾錯
上一個成語: 刳心雕腎
下一個成語: 刳脂剔膏
以""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順接) 補充糾錯
  • 皮開肉綻綻:裂開。皮肉都裂開了。形容傷勢嚴重。多指受殘酷拷打。
  • 皮相之見膚淺的看法。
  • 皮相之談皮相:從表面上看。沒有說到點子上的膚淺看法。
  • 皮笑肉不笑極其不自然地裝出一副笑臉。形容虛偽或心懷惡意的樣子。
  •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焉:哪兒;附:依附。皮都沒有了,毛往哪裡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藉以生存的基礎,就不能存在。
  • 皮裡抽肉形容身體變瘦。
  • 皮裡春秋指藏在心裡不說出來的言論。
  • 皮裡陽秋指藏在心裡不說出來的言論。
以""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逆接) 補充糾錯
相關漢字解釋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