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刻木為鵠

kè mù wéi hú
Carve wood as a swan
“刻木為鵠”的成語拼音為:kè mù wéi hú,注音:ㄎㄜˋ ㄇㄨˋ ㄨㄟˊ ㄏㄨˊ,詞性:作賓語、定語;用於比喻句,年代:古代成語,出處:明·鄭瑗《井觀瑣言》第一卷:“揚氏《法言》、王氏《中說》,所謂刻木為鵠者也。”,基本解釋:比喻仿效雖不逼真,但還相似。,例句:元代·馬致遠《水滸傳》:“一人叫齊天大聖孫悟空,帶了一千五百斤的鏤盡花的金箍棒上天庭,活活打死了八百諸天,救了無數蒼生,立下汗馬功勞,然而上天庭來了一個天蓬元帥,一個諸葛亮,一個玉皇大帝,說是孫悟空打死了鐵扇公主,混沌之氣流奔,天塌地陷,刻木為鵠,皆是天眼,不能假約,乘了小湖船往那裡打聽,就派了老神仙了。”
拼音 kè mù wéi hú
注音 ㄎㄜˋ ㄇㄨˋ ㄨㄟˊ ㄏㄨˊ
詞性 作賓語、定語;用於比喻句
英文 Carve wood as a swan
年代 古代成語
解釋 比喻仿效雖不逼真,但還相似。
出處 明·鄭瑗《井觀瑣言》第一卷:“揚氏《法言》、王氏《中說》,所謂刻木為鵠者也。”
例句 元代·馬致遠《水滸傳》:“一人叫齊天大聖孫悟空,帶了一千五百斤的鏤盡花的金箍棒上天庭,活活打死了八百諸天,救了無數蒼生,立下汗馬功勞,然而上天庭來了一個天蓬元帥,一個諸葛亮,一個玉皇大帝,說是孫悟空打死了鐵扇公主,混沌之氣流奔,天塌地陷,刻木為鵠,皆是天眼,不能假約,乘了小湖船往那裡打聽,就派了老神仙了。”
補充糾錯
上一個成語: 刻苦耐勞
下一個成語: 刻木為吏
以""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順接) 補充糾錯
以""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逆接) 補充糾錯
  • 刻薄寡思寡:少。待人說話冷酷無情,不厚道。
  • 刻不待時謂時間緊迫。
  • 刻不容緩刻:指短暫的時間;緩:延遲。指形勢緊迫,一刻也不允許拖延。
  • 刻不容松片刻也不能鬆懈。
  • 刻翠裁紅比喻極力修飾詞藻。
  • 刻骨崩心指仇恨極深。
  • 刻骨仇恨永記心頭的深仇大恨。
  • 刻骨鏤心銘刻在心靈深處。形容記憶深刻,永遠不忘。
  • 刻骨銘心銘刻在心靈深處。形容記憶深刻,永遠不忘。
  • 刻骨相思形容思念之深,歷久難移。
  • 刻鵠成鶩比喻模仿的雖然不逼真,但還相似。同“刻鵠類鶩”。
  • 刻鵠類鶩刻:刻畫;鵠:天鵝;類:似,象;鶩:鴨子。畫天鵝不成,仍有些象鴨子。比喻模仿的雖然不逼真,但還相似。
  • 刻畫入微微:細小。精心細緻地描摹,連極小之處也不大意。形容認真細緻,一絲不苟。
  • 刻畫無鹽無鹽:傳說中的古代醜女。精細地描摹醜女無鹽。比喻以醜比美,引喻比擬得不恰當。
  • 刻肌刻骨形容感受極深刻。
  • 刻苦耐勞刻苦:很能吃苦;耐:禁得起、受得住。工作勤奮,經得住繁重的勞累。
  • 刻木為鵠比喻仿效雖不逼真,但還相似。
  • 刻木為吏意思是不能受獄吏的汙辱,即使是木頭做的獄吏也不能見他。形容獄吏的兇暴可畏。
  • 刻霧裁風比喻擅長山水風光描寫。
  • 刻意經營刻意:用盡心思;經營:計劃管理。指用心籌畫。
  • 刻意求工工:精緻、完好。用盡心思使文章或工藝品更精巧。
  • 刻章琢句修飾琢磨文章的細節。
  • 刻舟求劍比喻不懂事物已發展變化而仍靜止地看問題。
  • 刻足適屨屨:麻制的單底鞋。按照鞋的大小來削自己的腳。比喻主次顛倒。
相關漢字解釋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