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歌可泣
kě gē kě qì
capable of evoking praises and tears
“可歌可泣”的成語拼音為:kě gē kě qì,注音:ㄎㄜˇ ㄍㄜ ㄎㄜˇ ㄑㄧˋ,詞性: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年代:古代成語,出處:《周易·中孚》:“得敵,或鼓或罷,或泣或歌。”明·海瑞《方孝孺臨麻姑仙壇記跋》:“國初方列之概,無異平原復生。追念及之,可歌可泣。”,基本解釋:泣:不出聲地流淚。值得歌頌、讚美,使人感動流淚。形容英勇悲壯的感人事蹟。,例句:《長恨歌》一篇,有聲有色,~。★清·趙翼《甌北詩話》卷四
拼音 |
kě gē kě qì |
注音 |
ㄎㄜˇ ㄍㄜ ㄎㄜˇ ㄑㄧˋ |
詞性 |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
英文 |
capable of evoking praises and tears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泣:不出聲地流淚。值得歌頌、讚美,使人感動流淚。形容英勇悲壯的感人事蹟。 |
出處 |
《周易·中孚》:“得敵,或鼓或罷,或泣或歌。” 明·海瑞《方孝孺臨麻姑仙壇記跋》:“國初方列之概,無異平原復生。追念及之,可歌可泣。” |
例句 |
《長恨歌》一篇,有聲有色,~。 ★清·趙翼《甌北詩話》卷四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