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賢下士
jìng xián xià shì
be courteous to the wise and condescending to scholars
“敬賢下士”的成語拼音為:jìng xián xià shì,注音:ㄐㄧㄥˋ ㄒㄧㄢˊ ㄒㄧㄚˋ ㄕˋ,詞性:作謂語、賓語;用於尊重人才,年代:古代成語,出處:東漢·班固《漢書·谷永傳》:“敬賢下士,樂善不倦。”,基本解釋:尊敬賢者,屈身交接士人。舊時謂封建帝王或官員重視人才。,例句:《戰國策·齊策一》中有一則故事,齊國相國孟嘗君在選拔官員時,曾經希望能夠選拔到有才能的人,於是在城門口設了一道策問,只要有人能夠正確回答,就被錄用為官員。有一個普通的下士經過城門,被問到:“夫子何以為十全之士?”下士答道:“夫子以德為十全之士。”孟嘗君聽到這個答案,非常滿意,並錄用了這位下士為官員,以示敬賢。
拼音 |
jìng xián xià shì |
注音 |
ㄐㄧㄥˋ ㄒㄧㄢˊ ㄒㄧㄚˋ ㄕˋ |
詞性 |
作謂語、賓語;用於尊重人才 |
英文 |
be courteous to the wise and condescending to scholars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尊敬賢者,屈身交接士人。舊時謂封建帝王或官員重視人才。 |
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谷永傳》:“敬賢下士,樂善不倦。” |
例句 |
《戰國策·齊策一》中有一則故事,齊國相國孟嘗君在選拔官員時,曾經希望能夠選拔到有才能的人,於是在城門口設了一道策問,只要有人能夠正確回答,就被錄用為官員。有一個普通的下士經過城門,被問到:“夫子何以為十全之士?”下士答道:“夫子以德為十全之士。”孟嘗君聽到這個答案,非常滿意,並錄用了這位下士為官員,以示敬賢。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