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矜功伐善

jīn gōng fá shàn
To be virtuous
“矜功伐善”的成語拼音為:jīn gōng fá shàn,注音:ㄐㄧㄣ ㄍㄨㄥ ㄈㄚˊ ㄕㄢˋ,詞性:作謂語、賓語;指誇耀自己,年代:古代成語,出處:《晉書·段灼傳》:“艾性剛急,矜功伐善,而不能協同朋類,輕犯雅俗,失君子之心。”,基本解釋:矜、伐:自誇。誇耀自己的功勞和才能。形容極不虛心。,例句:唐代·杜牧《賦得古原草送別》:“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天生矜誇容易老,歲月催人不自知。當時只道是尋常,豈料明朝掛帥時。”
拼音 jīn gōng fá shàn
注音 ㄐㄧㄣ ㄍㄨㄥ ㄈㄚˊ ㄕㄢˋ
詞性 作謂語、賓語;指誇耀自己
英文 To be virtuous
年代 古代成語
解釋 矜、伐:自誇。誇耀自己的功勞和才能。形容極不虛心。
出處 《晉書·段灼傳》:“艾性剛急,矜功伐善,而不能協同朋類,輕犯雅俗,失君子之心。”
例句 唐代·杜牧《賦得古原草送別》:“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天生矜誇容易老,歲月催人不自知。當時只道是尋常,豈料明朝掛帥時。”
補充糾錯
上一個成語: 矜功伐能
下一個成語: 矜功負氣
以""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順接) 補充糾錯
  • 善罷干休善:好好地;甘休:情願罷休。好好地解決糾紛,不再鬧下去(多用於否定)。
  • 善罷甘休輕易地了結糾紛,心甘情願地停止再鬧。
  • 善財難捨善財:原為釋迦牟弟子名,後取“善”之“愛惜”意,指“愛惜錢財”。舍:施捨。指人愛惜錢財,不願施捨於人。常用來譏諷人非常吝嗇。
  • 善刀而藏善:拭;善刀:把刀擦乾淨。將刀擦淨,收藏起來。比喻適可而止,自斂其才。
  • 善賈而沽賈:通“價”。善賈:好價錢;沽:出賣。等好價錢賣出。比喻懷才不遇,等有的賞識的人再出來做事。也比喻有了肥缺,才肯任職。
  • 善馬熟人指良馬與武藝精熟的勇士。
  • 善眉善眼形容容貌善良。
  • 善門難開善門:為善之門。舊指一旦行善助人,許多人都會來求援,凡無法應付了。
  • 善男信女佛教用語。原指皈依佛法的男女。後泛指信仰佛教的男男女女。
  • 善騎者墮慣於騎馬的人常常會從馬上摔下來。比喻善長某一技藝的人,往往因大意而招致失敗。
  • 善氣迎人善氣:和藹可親的態度。形容用和藹可親的態度對待人。
  • 善善從長善善:褒揚美德;從長:源遠流長的意思。原指褒揚美德,源遠流長。後用來比喻吸取別人的長處。
  • 善善惡惡稱讚善事,憎惡壞事。形容人區別善惡,愛憎分明。
  • 善始令終做事情有好的開頭,也有好的結尾。形容辦事認真。同“善始善終”。
  • 善始善終做事情有好的開頭,也有好的結尾。形容辦事認真。
  • 善頌善禱關於頌揚,關於祝禱。用來稱讚能在頌揚之中帶有規勸的意思。
  • 善為說辭說辭:講話。形容很會講話。後指替人說好話。
  • 善文能武既有文才,又通武藝。現常指既能動筆又有實際工作能力。
  • 善遊者溺會游泳的人,往往淹死。比喻人自以為有某種本領,因此而惹禍。
  • 善有善報善:好的。報:報應。做好事必有好的報答。常與“惡有惡報”連用。
  •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謂行善和作惡到頭來都有報應。
  • 善與人交善於與別人交朋友。
  • 善自為謀善於替自己打算。也指替自己好好地想辦法。
以""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逆接) 補充糾錯
  • 矜才使氣矜:自誇;使氣:意氣用事。倚仗自己的才能,使意氣,不謙虛。
  • 矜功不立矜:自誇。自以為能立大功而大功必不成。
  • 矜功伐能矜、伐:自誇。誇耀自己的功勞和才能。
  • 矜功伐善矜、伐:自誇。誇耀自己的功勞和才能。形容極不虛心。
  • 矜功負氣矜:自恃。自以為有功而賭氣。
  • 矜功恃寵矜:自高自大。自誇功高,依仗恩寵。
  • 矜功自伐矜:驕傲,自誇;伐:自誇。自以為有功勞而誇耀。
  • 矜己自飾矜:誇耀;自飾:自己頌揚。誇耀稱讚自己。
  • 矜糾收繚形容驕傲、急躁、暴戾。
  • 矜名妒能矜:誇耀;妒:嫉妒。誇耀自己的名聲而嫉妒賢能。
  • 矜名嫉能矜:誇耀;嫉:嫉妒。誇耀自己的名聲而嫉妒賢能。
  • 矜能負才矜:自誇。自以為才華橫溢,能力超群。
  • 矜貧救厄矜:憐憫。憐憫救濟遭受貧窮苦難的人。
  • 矜貧恤獨矜:憐憫;恤:賙濟;獨:老年無子的人。憐憫救助貧苦和孤獨的人。
  • 矜平躁釋指心平氣和,有涵養。
  • 矜愚飾智裝作有智慧,在愚人面前誇耀自己。
  • 矜智負能矜:誇耀。誇耀智慧和才能。
相關漢字解釋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