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繩而治
jié shéng ér zhì
govern the country without law
“結繩而治”的成語拼音為:jié shéng ér zhì,注音:ㄐㄧㄝ ˊ ㄕㄥˊ ㄦˊ ㄓˋ,詞性:作謂語、賓語;指原始管理方法,年代:古代成語,出處:《周易·繫辭下》:“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基本解釋:原指上古沒有文字,用結繩記事的方法治理天下。後也指社會清平,不用法律治國的空想。,例句:曹蜍、李志雖見在,厭厭如九泉下人,人皆如此,便可~。★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品藻》
拼音 |
jié shéng ér zhì |
注音 |
ㄐㄧㄝ ˊ ㄕㄥˊ ㄦˊ ㄓˋ |
詞性 |
作謂語、賓語;指原始管理方法 |
英文 |
govern the country without law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原指上古沒有文字,用結繩記事的方法治理天下。後也指社會清平,不用法律治國的空想。 |
出處 |
《周易·繫辭下》:“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 |
例句 |
曹蜍、李志雖見在,厭厭如九泉下人,人皆如此,便可~。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品藻》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