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然不動
jì rán bù dòng
quiescence
“寂然不動”的成語拼音為:jì rán bù dòng,注音:ㄐㄧˋ ㄖㄢˊ ㄅㄨˋ ㄉㄨㄥˋ,詞性:作謂語、定語;用於人或事物等,年代:古代成語,出處:《周易·繫辭下》:“《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基本解釋:寂:寂靜。寂靜無聲,一點動靜都沒有。,例句:明代·李時中《悼親父文》:“吾父居正位中年六十,任司農長史職而稱職。體強顏瘦,寂然不動,行事清苦,與民休息。”
拼音 |
jì rán bù dòng |
注音 |
ㄐㄧˋ ㄖㄢˊ ㄅㄨˋ ㄉㄨㄥˋ |
詞性 |
作謂語、定語;用於人或事物等 |
英文 |
quiescence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寂:寂靜。寂靜無聲,一點動靜都沒有。 |
出處 |
《周易·繫辭下》:“《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
例句 |
明代·李時中《悼親父文》:“吾父居正位中年六十,任司農長史職而稱職。體強顏瘦,寂然不動,行事清苦,與民休息。”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