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堯、舜二帝在位之時為百姓做了許多好事,人們為了紀念他們,便把堯逝世、舜帝祭祀天地的那一天,當作一年的伊始,於是農曆正月初一又稱為“元旦”或“元正”。這就是古代“元旦”的由來。
元旦最初指農曆正月初一,直到中華民國時期,才規定採用公曆,以陽曆1月1日為“新年”,但當時並不稱為“元旦”。到了1949年,中國才將公曆1月1日定為元旦。
古時的元旦其實就是現在的春節,歷代皇朝都在元旦舉行慶賀典儀等活動,民間也逐漸形成祭祖先、貼春聯、燃放鞭炮、守歲、吃團圓飯等眾多娛樂歡慶活動。
現代公曆元旦為中國法定假日,一般會有由單位團體組織的元旦聯歡會、掛元旦慶祝標語等集體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