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与敌战,若敌众我寡,地形不利,力不可争,当急退以避之,可以全军。法曰:「知难而退。」
三国,魏将曹爽伐蜀,司马昭同行出骆谷,次于兴势。蜀将王平乘夜袭击,昭令坚卧不动,平退。昭谓诸将曰:「费祎据险拒守,进不获战,攻之不可,宜急旋军,以为后图。」爽等遂退,祎果驰兵趋三岭争险,爽等潜师越险,乃得退。
大凡對敵作戰,如果敵軍兵多、我軍兵少,且地形條件對我不利,在單憑兵力不能與敵爭勝的情況下,就應當立即撤退以避開敵人,這樣就可以保全我軍實力安然無損。誠如兵法所說:“作戰中確知敵人難以戰勝,就應及時撤退以儲存實力。”三國時期,魏國大將軍曹爽奉命率軍討伐蜀國,司馬昭為徵蜀將軍而隨同前往,穿越駱谷後,進駐於興勢山。蜀將王平率兵乘夜偷襲魏軍,司馬昭命令所屬部隊堅守不動,王平未能得手而退回。司馬昭提出建議說:“蜀國大將軍費禕如果佔據險要地形進行防守,我們前進卻得不到交戰的機會,強攻硬打又不可能奏效。因此,應當急速撤軍,以後再作良圖。”曹爽聽後,下令魏軍撤退。蜀將費禕果然領兵迅速搶佔了三嶺險要地形,曹爽等人率軍偷偷越過險阻,才得以撤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