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覯的詩文

訪周道士
李覯 〔宋代〕

岂无饮食奉欢乐,亦有宾客相追游。

宿酲在枕或时起,俗话入耳令人羞。

偶随贤友访仙子,一临花槛斟瓷瓯。

尘埃何处是浮世,松竹此地长清秋。

古来扰扰富且贵,天下茫茫公与侯。

盖棺事了何足数,乘兴啸傲真良筹。

感秋
李覯 〔宋代〕

徙倚重咨嗟,非缘惜岁华。

关山异乡客,砧杵别人家。

天冷云含日,豀清水献沙。

屈魂终不返,悲思更无涯。

和蘇著作麻姑十詠·玳瑁石
李覯 〔宋代〕

前有县大夫,取此石为器。

嚣然夸谓予,材与工俱美。

如何尔乡人,器用曾莫备。

无乃居荒陬,俗鄙不喜事。

答云此石坚,攻磨动时岁。

官用钱出民,民用钱出已。

出民官不知,喜事诚可贵。

出已乃伤财,谁能不惜费。

大夫闻此言,如有所忿戾。

今君倡是诗,敢以报嘉惠。

解湯延祖字
李覯 〔宋代〕

仲尼作经授曾子,明稽至孝之终始。

始於事亲终立身,以是扬名於后世。

大雅有言念尔祖,述脩其德乃为美。

圣训昭昭十八章,写之琬琰千馀岁。

汤生本由义方教,石磨沙盪求成器。

其名延祖有意哉,吾以子立为之字。

立身之道将何如,非曰凡人富与贵。

不贤而位何能为,蝇虫岂不披红紫。

周公亦人舜亦人,口衔日月坐天际。

勗哉见善勿迟疑,往往后生诚可畏。

千福寺昧軒
李覯 〔宋代〕

何人指蒙昧,题作此轩名。

天理自昼夜,道心无晦明。

用当群物化,舍去一毛轻。

磊磊山前寺,时闻钟声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