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愛》作者夏洛蒂·勃朗特出生
在204年前的今天,1816年4月21日(農曆1816年3月24日),《簡·愛》作者夏洛蒂·勃朗特出生。1816年4月21日生於英國北部的一個窮牧師家庭。英國女小說家,艾米莉·勃朗特之姐,是活躍在英國文壇上的勃朗特三姐妹之一。她是三姐妹中年齡最大的。勃朗特三姐妹是英國家喻戶曉的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在《簡·愛》中對女性獨立性格的敘述、艾米莉·勃朗特在《呼嘯山莊》中對極端愛情和人格的描寫、安妮·勃朗特在《艾格尼絲·格雷》中讓人印象深刻的寂寞情緒,均使其在英國文學史上留名。夏洛蒂·勃朗特(Charotte·Bronte)母親不幸早逝,八歲的夏洛蒂被送進一所寄宿學校。在那裡生活條件極其惡劣,她的兩個姐姐因染上肺病而先後死去。於是夏洛蒂和兩個妹妹艾米莉、安恩回到家鄉,在荒涼的約克郡山區度過了童年。15歲時她進了伍勒小姐辦的學校讀書,幾年後又在這個學校當教師。後來她曾作家庭教師,但因不能忍受貴婦人、闊小姐對家庭教師的歧視和刻薄,放棄了家庭教師的謀生之路。她曾打算自辦學校,為此她在姨母的資助下與艾米利一起去義大利進修法語和德語。然而由於沒有人來就讀,學校沒能辦成。但是她在義大利學習的經歷激發了她表現自我的強烈願望,促使她投身於文學創作的道路。以筆名柯勒、埃利斯和阿克頓·貝爾創作詩歌並投稿(1846年)。1855年3月31日,夏洛蒂·勃朗特去世。1847年代表作《簡·愛》(JaneEyre)——《簡·愛》是一部帶有自傳色彩的長篇小說,它闡釋了這樣一個主題:人的價值=尊嚴 愛。《簡·愛》中的簡愛人生追求有兩個基本旋律:富有激情、幻想和反抗、堅持不懈的精神;對人間自由幸福的渴望和對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這本小說的主題是透過對孤女坎坷不平的人生經歷,成功地塑造了一個不安於現狀、不甘受辱、敢於抗爭的女性形象,反映一個平凡心靈的坦誠傾訴的呼號和責難,一個小寫的人成為一個大寫的人的渴望。《簡·愛》是一部反響巨大的書。出版商在1847年10月就出版了這部作品。薩克雷稱讚它是“一位偉大天才的傑作”。次年印行第三版時,《評論季刊》上提到“《簡·愛》與《名利場》受到同樣廣泛的歡迎。喬治·艾略特則深深地被《簡·愛》陶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