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4月20日發生的大事件

西班牙超現實主義畫家、雕塑家胡安·米羅誕生

在127年前的今天,1893年4月20日(農曆1893年3月5日),西班牙超現實主義畫家、雕塑家胡安·米羅誕生。胡安·米羅胡安·米羅(1893年4月20日—1983年12月25日,距今已126年),西班牙畫家、雕塑家、陶藝家、版畫家,超現實主義的代表人物。胡安·米羅1893年出生於西班牙的巴塞羅那,父親是一位金匠和珠寶商。14歲時(1907年)進入巴塞羅那的St.Luke藝術學院學習,早年接觸過許多前衛藝術家,如文森特·梵高、馬蒂斯、巴勃羅·魯伊斯·畢加索、盧梭等人的作品,也嘗試過野獸派、立體派、達達派的表現手法。逐步形成了完全屬於自己的藝術風格。當然,這成功還得益於他家鄉美麗的自然環境和深厚的文化藝術傳統。米羅的藝術是自由而抒情的。他的畫中往往沒有什麼明確具體的形,而只有一些線條、一些形的胚胎、一些類似於兒童塗鴉期的偶得形狀。顏色非常簡單,紅、黃、綠、藍、黑、白,在畫面上被平塗成一個個的色塊。看起來,這些畫自由、輕快、無拘無束。但是,如果你認為它們是漫不經心一蹴而就的,那你就錯了。它們其實是藝術家自由幻想和深思熟慮相結合的結果。正如米羅自己所述,“當我畫時,畫在我的筆下會開始自述,或者暗示自己,在我工作時,形式變成了一個女人或一隻鳥兒的符號……第一個階段是自由的,潛意識的。”但是,“第二階段則是小心盤算。”因此,儘管米羅的畫天真單純,彷彿出自兒童之手,但它們絕沒有兒童畫的稚拙感,它們是縝密思考後的流暢活潑。他的代表作為1957年到1959年間創作的兩項陶壁作品——太陽和月亮之壁。作品《裸女》作品《犬吠月》而《犬吠月》的構圖相對簡單:一輪月、一隻狗、一架天梯以及天地明顯的分割線構成了作品的全部。畫中的梯子違返了寫實派注重物尺寸大小,充分突顯吠月的狗心中的願望——藉由一架天梯爬上明月。此種表現手法不僅將物體心中的想望具體化出來,更增添一分姿色。看似兒童般單純的繪畫,實際上描繪了一幅意象十足的繪畫,該作品在1943年被評為世界十大抽象畫之一。延伸閱讀:米羅的畫看起來和小孩子塗鴉差不多,為什麼他卻是大師?延伸閱讀:米羅的畫看起來和小孩子塗鴉差不多,為什麼他卻是大師?佳士得即將在倫敦舉行一年一度的超現實主義晚間拍賣,此次拍賣會最受矚目的,莫過於胡安?米羅的經典作品《羽豐的鳥飛向銀樹》。胡安·米羅2月4日,佳士得即將在倫敦舉行一年一度的超現實主義晚間拍賣,此次拍賣會最受矚目的,莫過於胡安?米羅的經典作品《羽豐的鳥飛向銀樹》(L’Oiseauauplumagedéployévoleversl’arbreargenté),作為米羅1950年代早期藝術創作發展的重要代表作,該作品的估價是700萬至900萬英鎊。作品《羽豐的鳥飛向銀樹》,創作於1953年胡安·米羅(JoanMiró,1893—1983)是西班牙的畫家、雕塑家、陶藝家、版畫家。同時,他也是超現實主義的代表人物,與畢加索、達利齊名“20世紀超現實主義繪畫大師”。對於國人來說,米羅的畫有個特殊的地方,就是那個神秘的“米”字,比如《羽豐的鳥飛向銀樹》就有三處。這的確是一個巧合,但可不是米羅的中文簽名。據浙江美術館策展人、藝術家尹舒拉解釋,這個類似“米”字的符號,其實代表著星星。1939年,米羅開始創作他知名的“星座”系列作品,在那些畫裡有許多像星星的小原點,還有很多細細的線把這些星星連在一起,組成了一個星星的網,因此人們稱米羅為“星星畫家”。從此以後,“米”字便成為米羅的“註冊商標”,在他後來的許多作品裡都可以在找到‘米’字元號,尤其是他的雕塑作品經常用“米”字作為簽名,有些甚至故意藏在不起眼的角落裡。讓我們先來認識一下米羅的藝術風格與發展。早年,米羅就開始接觸梵高、馬蒂斯、畢加索、盧梭等前衛藝術家的作品,嘗試過野獸派、立體派、達達派的表現手法,最後才逐步形成了屬於自己的超現實主義藝術風格。1920年代中期,米羅從《哈里昆的狂歡》的複雜性,到《犬吠月》和《人投鳥一石子》單純性,進行了一番困難的繪畫探索。作品《哈里昆的狂歡》,創作於1924-1925《哈里昆的狂歡》是米羅第一幅超現實主義的作品:在一個奇特的空間中舉行著狂熱的集會,似乎有人帶著頗為風雅的鬍子,叼著長杆的菸斗,憂傷地凝視著觀者,各種各樣的快活野獸、小動物、有機物圍繞著他。這些沒有什麼特別象徵意義的組合,反而充分地描繪了一種輝煌的夢幻景象。眾所周知,米羅的作品往往沒有明確、具體的“形”,有的只是一些線條、一些形的胚胎以及類似兒童的塗鴉。而作品的顏色構造也比較簡單:紅、黃、綠、藍、黑、白,在畫面上被平塗成一個個的色塊。看似自由、輕快、無拘無束的這些繪畫,實際上是米羅經過深思熟慮加上自由幻想後的“畫面”。作品《女人·小鳥·星星》對此,浙江美術館策展人尹舒拉曾解釋道,米羅的畫看起來隨性,線條簡單,顏色也簡單,好像連小朋友也可以畫。但事實上他有自己的體系,創作時並不是隨心所欲,他不僅有自由的幻想,也有深思熟慮。正如米羅自己所說:“當我畫時,畫在我的筆下會開始自述,或者暗示自己,在我工作時,形式變成了一個女人或一隻鳥兒的符號……第一個階段是自由的,潛意識的。第二階段則是小心盤算。”因此,儘管米羅的看似簡單天真,彷彿出自兒童之手,但它們絕沒有兒童畫的稚拙感。據鑑定專家們研究,米羅的作品是世界上最難造假的作品之一。尹舒拉表示,很多人平時看畫時覺得看不懂,但是看了米羅的畫,會覺得這樣的繪畫,我也能做到,或者我生命中曾經有過。於是,繪畫會變成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就像喝水、梳頭那樣自然。作品《Latigedelafleurrougepousseverslalune》上圖作品於2013年倫敦佳士得拍賣,點選下方影片,跟著佳士得印象派和現代藝術部總監吉奧瓦娜·波塔佐尼,瞭解更多關於這幅畫的創作:作品《Leserpentàcoquelicots》2014年5月,米羅的作品《Leserpentàcoquelicots》在佳士得拍賣,點選下面影片,跟著紐約佳士得副主席ConorJordan一起解析米羅:在拍賣市場上,米羅的拍賣紀錄一直持續上漲。在2007年12月時,米羅作品《藍星(Peinture,1927)》在巴黎某拍賣行以約868萬英鎊成交創下當時藝術家拍賣最高記錄;在2012年2月,米羅創作於1925年的作品《畫-詩(PaintingPoem,1925)》在佳士得以1500萬英鎊成交,再次重新整理藝術家作品拍賣紀錄。到了2012年6月,米羅的《藍星》在蘇富比倫敦拍賣場裡再次上拍,最終以2356.125萬英鎊成交額(摺合美元為3694.6396萬,摺合歐元為2926.0764萬),又一次重新整理了四個月前米羅所創下的作品拍賣紀錄,是其於2007年上拍時成交價錢的3倍。在佳士得二十年代作品十佳拍賣中,米羅的作品《藍星》以及《畫-詩》分別位居榜單第一以及第四名。作品《藍星》作品《畫-詩》除繪畫外,米羅也涉足其他領域,如蝕刻、平版畫、水彩、蠟筆、拼貼畫等。他的陶瓷雕刻作品尤其著名,例如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樓的兩件巨大的陶瓷壁畫,即1957年到1959年間創作的兩項陶壁作品——太陽和月亮之壁。《太陽之壁》《月亮之壁》《人和鳥(PersonnageOiseaux)》是米羅唯一一個玻璃馬賽克壁畫,,創作於1972-1978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