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4月20日發生的大事件

北京電影製片廠成立

在71年前的今天,1949年4月20日(農曆1949年3月23日),北京電影製片廠成立。1948年北平(今北京)解放,中國共產黨接收了位於北京市北三環中路77號的原國民黨中央宣傳部中央電影企業公司第三製片廠,並從延安及東北抽調一批文藝工作骨幹,於1949年4月20日成立了北平電影製片廠。同年10月1日改今名,第一任廠長為田方,1951年由汪洋繼任。建廠初期以拍攝紀錄片為主,先後攝製的故事片有《智取華山》、《龍鬚溝》等。1956年,另行組建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後,改為攝製故事片的專業廠。此後,在影片創作上大膽探索,逐漸形成了以改編文學名著為主、具有民族文化傳統的藝術風格。先後拍攝了《祝福》、《林家鋪子》、《青春之歌》、《革命家庭》、《風暴》、《紅旗譜》、《烈火中永生》、《早春二月》等優秀影片。同時改編拍攝了《楊門女將》、《野豬林》等傳統戲曲片。文化大革命期間,除少量樣板戲影片外,基本未拍故事片。1976年後,除拍攝了《大河奔流》、《傷逝》、《駱駝祥子》、《包氏父子》、《寒夜》、《邊城》等根據文學名著改編的影片外,還攝製了一批反映現實生活的影片:《小花》、《瞧這一家子》、《夕照街》、《良家婦女》、《血總是熱的》、《代理市長》、《迷人的樂隊》等。還與外國製片廠商合作,拍攝了故事片《一盤沒有下完的棋》、立體故事片《俠女十三妹》,並協助拍攝了《馬可·波羅》、《末代皇帝》等。建廠以後,北京電影製片廠的影片、創作人員多次在國際、國內電影節或評獎活動中獲獎。事片《孔雀公主》(李秀明)(北京電影製片廠1982年出品)故事片《海霞》(吳海燕)(北京電影製片廠1975年攝製)故事片《海囚》劇照(北京電影製片廠1981年攝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