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與安哥拉建交
在37年前的今天,1983年1月12日(農曆1982年11月29日),我國與安哥拉建立外交關係。安哥拉美景安哥拉,位於非洲西南部。北鄰剛果(布)和剛果(金),東接尚比亞,南連奈米比亞,西瀕大西洋。1983年1月12日與我國建交歷史上曾分屬剛果、恩東戈、馬塔姆巴和隆達四個王國。1482年,葡萄牙殖民者船隊首次抵達,1576年建立羅安達城。在1884~1885年柏林會議上,安被劃為葡萄牙殖民地。1922年,葡佔領安哥拉全境。1951年,葡將安改為葡的一個“海外省”,派總督進行統治。從20世紀50年代起,安先後成立了三個民族解放組織:安哥拉人民解放運動(簡稱安人運)、安哥拉民族解放陣線(簡稱安解陣)和爭取安哥拉徹底獨立全國聯盟(簡稱安盟),並於60年代相繼開展爭取民族獨立的武裝鬥爭。1975年1月15日,上述三個組織同葡政府達成關於安哥拉獨立的《阿沃爾協議》,並於1月31日同葡當局共同組成過渡政府。不久,安人運、安盟、安解陣之間發生武裝衝突,過渡政府解體。同年11月11日,安人運宣佈成立安哥拉人民共和國,阿戈斯蒂紐·內圖(AgostinhoNeto)任總統。安獨立後長期處於內戰狀態。在葡萄牙、美國和前蘇聯的推動下,1991年5月31日,安政府與以薩文比為首的反對派安盟簽署《比塞斯和平協議》。1992年8月,安議會決定改國名為安哥拉共和國。9月,安舉行首次多黨制大選。安人運獲議會選舉勝利並在總統選舉中領先。安盟拒絕接受大選結果,安重陷內戰。1994年11月,安人運政府與安盟簽署《盧薩卡和平協議》,但該協議未得到有效落實。為推動和解,安人運於1997年4月組建了以其為主體、有安盟成員參加的民族團結和解政府,但遭到安盟領導人薩文比的抵制,安盟分裂,安內戰繼續。2002年2月22日,安盟領導人薩文比被政府軍擊斃。4月4日,安政府與安盟簽署停火協議。安結束長達27年的內戰,實現全面和平,開始進入戰後恢復與重建時期。安哥拉國旗安哥拉美景,這裡是觀月的好去處。Tazua瀑布,這裡蘊藏著豐富的寶石礦藏。羅安達,安哥拉首都和羅安達省首府。萬博,萬博省首府和貿易中心,咖啡、花生、玉米重要集散地。羅安達本格拉,Coatinha海灘洛比託,安哥拉港口城市。位於大西洋岸,瀕洛比託灣。人口約7萬。街上玩耍的孩子在室外上課的孩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