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正式實行學位制度
在39年前的今天,1981年1月1日(農曆1980年11月26日),我國正式實行學位制度。1981年1月1日,我國正式實行學位制度。我國從50年代開始,就試圖建立學位制,因受極“左”思潮的影響和“文革”的干擾,一直未能實行。1976年,教育部和國務院科技幹部局聯合組織的學位小組,擬訂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草案)》,經審議修改,1980年2月15日由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討論透過。學位制規定,我國設學士、碩士、博士3級學位。這些當時還看不出分量的名稱後來卻極大地規範了人才選拔制度。1982年6月16日,我國首次舉行博士論文答辯會,馬中騏、謝惠民、李尚志、趙林誠、白志東和馮玉琳等6人獲得博士學位,除馮王琳獲得工學博士學位外,其餘5人獲得理學博士學位。成為我國正式實行學位制度以來培養出來的第一批博士。1983年10月19日,我國首次培養出了第一批文科博士。至此,我國的學位制度全面趨於完善、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