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第一顆網際網路衛星發射
2017年4月12日(農曆2017年3月16日),我國第一顆網際網路衛星發射。首網際網路衛星發射火車上沒訊號的日子或將一去不復返2017年4月12日19時04分,我國第一顆網際網路衛星——實踐十三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三號乙型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標誌著我國衛星網際網路時代的開啟。據介紹,實踐十三號衛星可以實現無縫“動中通”,可以為航空、航運、鐵路等各類交通工具上的乘客聯通世界,徹底改善上網體驗。下載1G資料不用1分鐘東方紅三號B平臺全配置首發星。據實踐十三號衛星系統總指揮周志成介紹,“東三B平臺”是我國研製的最新一代中等容量通訊衛星平臺,採用了電推進、高效熱控、鋰離子蓄電池等先進技術,可以比肩國際先進水平。實踐十三號首次在我國衛星上應用Ka頻段多波束寬頻通訊系統,通訊總容量超過20Gbps(傳輸速數率單位,即常說的“頻寬”)。使用者終端可以方便快速地接入網路,下載和回傳速率最高分別達到150Mbps和12Mbps,真正意義上實現了衛星通訊的寬頻應用,填補了我國在該領域的技術空白。“這個速度下載1G的電影,用不了1分鐘。”據周志成介紹,實踐十三號衛星還在國內高軌衛星領域創造了多個“首次”:首次在我國高軌衛星上使用電推進(無需消耗化學推進劑)完成全壽命期內南北位保任務,相比於化學推進“少攜帶很多化學燃料”,衛星承載能力顯著提升;首次在我國高軌衛星上搭載鐳射通訊系統;首次在我國高軌長壽命通訊衛星上百分之百工程化應用國產化產品,改變了相關產品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改善飛機鐵路上網體驗據統計,我國平均每天的飛機乘客超過120萬人,平均每天的鐵路客運量達到760萬人,但乘客的上網體驗卻非常不佳:飛機機艙內無法上網,高鐵列車上手機訊號時斷時續,遊輪駛離港口後變成資訊孤島,乘客隨時隨地上網的需求長期得不到滿足。首網際網路衛星發射實踐十三號衛星工程總師劉方說,“這些問題是由於地面行動網路無法實現全面覆蓋,或即使能覆蓋、但跨越不同區域導致切換過於頻繁,難以為高速交通工具提供服務。”據他介紹,實踐十三號衛星採用天地一體化設計理念,其中一項重要業務就是提供高速“動中通”,透過多波束無縫切換配合機載、車載或船載終端的自動跟蹤捕獲功能,可以為航空、航運、鐵路等各類交通工具上的乘客聯通世界,徹底改善上網體驗。實踐十三號衛星概況實踐十三號衛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總研製,是中國第一顆高通量、電推進工程化應用的通訊衛星,也是東三B平臺全配置的首發星,承擔了中國首次在地球同步軌道衛星上開展對地高速鐳射通訊試驗等任務。衛星在軌壽命15年。東三B平臺是中國研製的最新一代中等容量通訊衛星平臺,採用綜合電子、電推進、高效熱控、鋰離子蓄電池、FDIR等先進技術。電推進比衝是常規化學推進劑的10倍以上,可使衛星攜帶更少的推進劑,為有效載荷提供更大空間。可以說,實踐十三號衛星是中國衛星通訊進入高通量時代的標誌。另外,這顆衛星還將納入“中星”衛星系列,命名為中星十六號衛星,中國首次將衛星技術試驗和示範應用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