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4月11日發生的大事件

染色饅頭事件

2011年4月11日(農曆2011年3月9日),如何辨別染色饅頭。一場由饅頭引發的食品安全監管風暴正從上海刮向全國。2011年4月11日,上海超市曝“染色饅頭”事件,第二天,該市啟動了全市範圍內的“饅頭大檢查”。隨後,內蒙古、天津、山東、江蘇、浙江等地的多個城市都展開了針對饅頭市場的專項整治。毒奶粉事件、蘇丹紅風波、“一滴香”謎案、“健美豬”等花樣百出的食品安全事件,挑戰著消費者的想象力;監管的無序和失措,則挑戰著管理者的信用和權威。“染色饅頭”再度敲響食品安全警鐘,整治風暴能在多大程度上拯救食品安全於水火?上海染色饅頭事件上海多家超銷售的小麥饅頭、玉米麵饅頭被曝系染色製成,加防腐劑防止發黴。饅頭生產日期標註為進超市的日期,過期回收後重新銷售。每天有3萬問題饅頭銷往聯華、華聯、迪亞天天等30多家超市。2011年4月13日,上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吊銷了生產“染色”饅頭的上海盛祿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的食品生產許可證。公司法人代表等5名犯罪嫌疑人被公安部門依法刑事拘留。據瞭解,執法人員4月11日、12日現場抽取了上海盛祿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生產的高莊饅頭等成品和原料共19個批次。經檢測,其中4個批次成品中檢出“檸檬黃”;兩個批次成品中的甜蜜素含量超標。13日,上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依法吊銷了上海盛祿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的食品生產許可證。2011年4月29日,上海市政府聯合調查組公佈了對“染色”饅頭相關責任人的處理結果,寶山區質量技術監督局副局長邢曉金等監管人員分別受到記過、撤職等處分。如何辨別染色饅頭識別染色“玉米饅頭”方法很簡單,即“一看二聞三水泡”。染色饅頭的光澤要比自然的鮮亮,同時表面光滑。正常饅頭會有麥香味,玉米麵饅頭會帶有清淡的玉米香味,而摻有過多新增劑的饅頭香味刺鼻。此外,正常饅頭可以捏出一些細小的玉米纖維顆粒,加了色素的饅頭則看不出小的玉米纖維。將饅頭掰碎泡入水中,觀看水的顏色,如果水的顏色變得與饅頭的顏色一樣,那就是色素饅頭。水的顏色越鮮亮,色素含量越高。